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路战远研究员第三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24-06-26 08:20 来源: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来源: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2024-06-26 08:20
字体:

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路战远研究员主持的《北方农牧交错区风蚀退化农田地力培育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是路战远继2010年主持的“干旱半干旱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与装备的开发和应用”项目、2013年参加的“保护性耕作技术”项目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后,第三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北方农牧交错区是我国连接农业种植区和草原生态区的过渡地带,是国家“固屏障、稳粮食、护稳定、促发展”的关键区域。该区域干旱多风、土壤风蚀导致农田退化严重、风蚀退化面积长期占60%以上。如何在这类生态脆弱区实现耕地保护、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协调发展,既是国家重大需求,也是科技攻关的重大难题。

该成果由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联合内蒙古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等单位,历经10多年,立足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耕地利用现状和农业生产实际,主要围绕农田风蚀防治、地力培育和作物增产增效三大生产生态难题开展系列攻关研究,揭示了风蚀驱动耕层土壤结构、养分和微生物功能退化的机理,突破多方式阻风控蚀关键技术,实现了农牧交错区农田地力止损的新突破;创建多路径有机质提升、养分调盈补亏等地力定向培育关键技术和轮耕沃土新制度,破解了风蚀退化农田“用、养”失衡的难题;集成创建了不同等级农田地力培育与产能提升技术模式,入选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7项。农田风蚀减少35%-72%,作物增产9%~23%。成果累计推广2亿多亩,增产粮食 200多亿斤,增收节支230多亿元。为推动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退化农田治理和地力培育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据悉,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奖工作突出三个重要方面特点。一是突出国家战略导向。坚持“四个面向”,把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并作出创造性贡献作为提名和评审的重要原则,围绕国家战略需要,优化评审组设置和评审委员会专家构成,强化重点领域。二是完善提名机制。制定《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办法》,压实提名者对材料把关、协助异议处理核查等责任,要求提名者与候选者所在单位对候选者政治、品行、作风、廉洁等情况做好审核把关。三是加强评审把关。按照水平高、作风硬的要求严格遴选专家组评审委员会,加强评审信誉管理,强化纪律约束,加强对候选者的诚信审核,依规做好异议处理工作。(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编辑:史文明】

长按二维码,识别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