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发布依法惩治农村黑恶犯罪典型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9日发布5件依法惩治农村黑恶犯罪典型案例,聚焦农村地区重点行业领域,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持续整治“村霸”,依法打击农村家族宗族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持续推动平安乡村、法治乡村建设。 这批案例包括欧阳某臣等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刘某良等组织、领导、参加黑社...

来源:新华网   |   时间:2025年1月10日

农业农村部会同公安部等部门开展长江禁捕集中执法行动

12月30日,农业农村部会同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开展2025年元旦春节期间长江流域禁捕水域专项联合执法同步部署活动,要求沿江各地进一步强化禁捕水域执法监管,保持营造露头就打和“零容忍”的高压严管态势,坚决防止非法捕捞反弹,持续巩固平稳有序的禁捕管理秩序。长江流域禁捕水域15省(直辖市)相关执法机构通...

来源: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   |   时间:2025年1月2日

依法从严打击新闻敲诈等犯罪行为 最高检印发典型案例

记者12月25日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最高检近日印发了5起检察机关依法惩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犯罪典型案例,为检察机关依法办理编造虚假新闻实施敲诈勒索、冒充记者实施的新闻敲诈等犯罪案件提供办案参考。 这批典型案例聚焦编造虚假新闻实施敲诈勒索、网络大V“有偿删帖”型新闻敲诈犯罪、以“舆情服务协议&r...

来源:新华社   |   时间:2024年12月26日

公安部、自然资源部联合公布4起非法占用农用地犯罪典型案例

近年来,各级公安机关、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依法严厉打击非法占用农用地等破坏耕地违法犯罪活动,切实守牢18亿亩耕地红线。公安部、自然资源部23日联合公布4起非法占用农用地违法犯罪典型案例。 辽宁省大连市刘某军等人非法占用农用地案。2022年以来,犯罪嫌疑人刘某军为谋取经济利益,在明知其流转...

来源:新华网   |   时间:2024年12月23日

事关外卖、主播、代驾等职业劳动关系,最高法作出回应

最高人民法院23日发布第42批共4件指导性案例。这是最高法首次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专题指导性案例,其中针对外卖骑手、网络主播、代驾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关系认定问题作出回应。 如果“外卖小哥”与平台企业签订的是承揽、合作协议,或者平台企业要求“外卖小哥”先注册为个体工商户再签订...

来源:新华网   |   时间:2024年12月23日

国家安全机关破获多起主动投靠境外间谍组织案件

国家安全机关破获多起主动投靠境外间谍组织案件 ——《反间谍法》普法提示(五) 近期,国家安全机关陆续破获多起涉案人员主动投靠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危害国家安全案件,及时消除泄密隐患,给予不法分子有力震慑。 某企业聘用人员钟某案 钟某,原系我某涉密单位下属企业聘用人员,后离职自主创业。因创办公司出现商...

来源:国家安全部   |   时间:2024年12月16日

国安部披露一起“天之骄子”被间谍策反利用案件详情

长期以来,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将我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视为拉拢策反、渗透利用的重点目标。近日,国家安全机关破获一起间谍案,涉案人员安某曾是众人眼中的“天之骄子”,却因未能抵御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的圈套诱惑,最终身陷囹圄。 初心失守,优等生的沦陷 安某从小学习成绩优异,是他人口中“别人家...

来源: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   |   时间:2024年12月9日

教育部、公安部共同编写 “中小学交通安全十问”发布

今年12月2日是第十三个“全国交通安全日”,教育部、公安部共同编写了“中小学交通安全十问”,供中小学校和学生学习参考。“中小学交通安全十问”详细解答了“如何缓解中小学门口上下学交通拥堵、如何保障中小学门口交通安全”等问题。 其中明确,通过路口时不得看手机、接打电话...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4年12月4日

电瓶车入户充电引火灾,责任如何划分?

电动自行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代步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但因违规停放、充电等引发的事故时有发生。电瓶车违规充电起火,造成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责任由谁来承担? 【案件回顾】 某日晚,周某将电瓶车推至家中阳台充电。次日凌晨发生火灾,居住在同楼层的桂某等两人不幸在火灾中因吸入大量浓烟身亡。 经调查,火灾是电瓶车发...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4年12月3日

最高法与全国妇联联合发布反家庭暴力犯罪典型案例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家庭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和睦稳定的家庭关系不仅有利于个人幸福满足和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更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坚实基础。家庭暴力是社会的毒瘤,不仅给受害者身心带来巨大伤害,给未成年...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   |   时间:2024年11月27日

河北公安机关积极转变执法方式 轻微违法行为包容免罚事项拓展到38项

全省公安机关积极转变执法方式 轻微违法行为包容免罚事项拓展到38项 ■ 推出京津冀自贸区内7项“同事同标”事项,统一三地35项公安行政管理领域轻微违法行为包容免罚事项和192项公安行政裁量权基准,提升京津冀公安政务服务一体化水平 11月22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省公安机关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

来源:河北日报   |   时间:2024年11月26日

河北:360项轻微违法行为“轻微不罚”“首违免罚”

记者从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11月20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了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河北省司法厅统筹组织省直执法部门制定实施轻微违法行为包容免罚清单。目前,河北省轻微违法行为包容免罚事项达360项,对相关行为人可实施“轻微不罚”和“首违免罚”。 河北省司法厅副厅长彭敬捷表示,依据《...

来源:新华社   |   时间:2024年11月21日

最高检:对侵害学生权益、危害校园安全犯罪“零容忍”

记者今天(19日)从最高人民检察院了解到,最高检在研究部署检察机关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时表示,校园安全事关学生健康成长,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对侵害学生权益、危害校园安全的犯罪要坚持“零容忍”,协同相关部门做好校园周边风险排查防控,全力维护校园及学生安全。

来源:央视网   |   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公安部部署动态消除隐患严防发生极端案件

公安部13日召开会议,要求强化责任担当,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加强风险源头防控,依法严打突出犯罪,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广东珠海市香洲区体育中心发生驾车冲撞行人案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性质极其恶劣。公安部要求,要迅速查明案情,全面收集好、固定好证据,依法严惩凶手,并协同有关部门做好伤员...

来源:新华网   |   时间:2024年11月15日

最高法:对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始终坚持“零容忍”

记者从最高人民法院获悉,经最高法核准,强奸未成年人的罪犯郭某某、尚某某、公某某13日被依法执行死刑。 据悉,郭某某利用教师身份在长达六年的时间内对其任教的多名小学女生实施奸淫达百余次,还多次猥亵多名小学生;尚某某专门物色脱离家庭、学校监护、看护的低龄幼女作为犯罪目标,长期对被害人实施性侵害;公某某针对...

来源:新华网   |   时间:2024年11月14日

全国市场监管部门推行服务型执法

记者1日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牢固树立监管为民理念 推行服务型执法的指导意见》和《市场监管执法行为规范》。指导意见提出在全国市场监管部门推行服务型执法。行为规范对执法不严格、不规范、不公正、不文明行为亮出“红牌”。 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局长况旭表示,这些举措旨在将...

来源:新华网   |   时间:2024年11月2日

网购球蟒、捕猎野生鸟类涉违法犯罪

近日,北京市公安局顺义分局侦办了两起与野生动物相关的案件,一起为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件,另一起为非法狩猎案件。  北京市公安局顺义分局森林公安大队在工作中发现,辖区内有人通过快递买卖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经过侦查,警方找到购买野生动物的郝某时,他刚把购置的球蟒带回家。据了解,球蟒是一种小型蟒蛇,被...

来源:农民日报   |   时间:2024年11月2日

注意!这些都是诈骗项目

今年以来,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打击整治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犯罪专项行动,打掉了一批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团伙,查明了一批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项目。这些诈骗项目打着国家、民族旗号,通过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编造国家相关政策等手段,开发专门的APP推广虚假投资项目,通过网络群组寻找代理人、发展下线,...

来源:中国警察网   |   时间:2024年10月27日

通过共享屏幕诈骗学生 警方揭秘诈骗新手法

近期,深圳市发生多起针对学生群体的共享屏幕诈骗案件。深圳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发布预警,提醒广大学生和家长增强防范意识,提高防骗能力。 这些案件受害人基本是中学生,年龄12岁至18岁,起因都是在网络上进行购买或销售行为遭遇诈骗。 警方揭秘共享屏幕诈骗手法“三步曲”:一是伪装身份,获取信任。诈骗分子...

来源:新华网   |   时间:2024年10月23日

纠治乡村振兴项目中失责失职问题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持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完善相关政策和资金投入。但少数项目由于种种原因被闲置,未发挥出应有作用。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坚持问题导向,纠治项目“一建了之”背后的责任和作风问题,确保真正惠及群众、长期发挥作用。 今年年初,福建省松溪县纪委监委...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   时间:2024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