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教你带货”课程藏骗术,小心“精准被套”

想学“视频带货”赚钱,却被步步诱导、钱越交越多,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话术不断进阶、套路持续升级,一些“求财心切”的群众“精准被套”,频频陷入“卖课骗局”。 当前,一些打着“教你带货”旗号、售卖所谓“课程”的网络骗局时有出现,引发群众投诉维权...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   时间:2024年3月14日

“第二十条”被唤醒!法律专家谈如何正当防卫

3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提及刑法第二十条关于“正当防卫”的内容,并明确:“法不能向不法让步”不是口号,“第二十条”已被唤醒,还要持续落到实处。“第二十条”是什么? “第二十条”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

来源:凤凰网   |   时间:2024年3月9日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东山县澳角村党总支书记林华忠——用法治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我是一名来自福建省东山县的基层代表,一直非常关注乡村法治建设工作。”3月5日,林华忠对记者谈起他的履职经历,以及他对法治建设的认识和体会。 林华忠经常阅读法律书籍给自己“充电”,并积极向广大村民普及法律知识,主动靠前参与协调一些家长里短的纠纷。“希望把我们澳角村打造成一个生...

来源:人民法院报   |   时间:2024年3月7日

2023年检察机关起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5万余人

记者3日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5万余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犯罪14万余人、利用电信网络实施的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犯罪7.5万余人。 面对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持续高发态势,检察机关坚持依法能动履职,全链条惩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协同推动电信网络诈骗综合治理。...

来源:新华网   |   时间:2024年3月4日

“两高一部”联合发文依法从严惩处医保骗保犯罪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1日联合发布关于办理医保骗保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要求依法从严惩处医保骗保犯罪,明确从严从重处罚和从宽处罚的情形。 据介绍,医保骗保犯罪涉及诈骗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贪污罪等多个常见罪名,犯罪主体主要为参保人员、定点医疗机构及其人员等。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

来源:新华网   |   时间:2024年3月2日

二〇二四年全国“打假治敲”专项行动暨传媒监管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2月26日,中宣部召开2024年全国“打假治敲”专项行动暨传媒监管电视电话会议,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按照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和全国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局长会议部署,总结工作、交...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4年2月27日

检察机关依法惩治网络暴力犯罪将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公益诉讼力度

记者日前从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当前网络犯罪呈多发高发态势,2023年1至11月,检察机关共起诉各类网络犯罪28万人,同比上升35.5%,占全部刑事犯罪的18.8%。侮辱、诽谤等传统轻微违法犯罪,经网络传播显现放大效应,危害性升级。 近年来,随着网络传播的发展,网络暴力犯罪也日益凸显,在网络上肆意谩骂侮辱、造...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4年2月27日

2023年全国法律援助机构组织办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48万件

新华社北京2月26日电(记者齐琪)记者26日从司法部获悉,通过深入开展“法援惠民生 助力农民工”等活动,2023年全国法律援助机构共组织办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48万件,为54万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68亿元,有效维护了农民工合法权益。 据介绍,各地法律援助机构充分利用59万个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7万个法律援助工...

来源:新华网   |   时间:2024年2月26日

分手后,“520”“1314”这种转账该不该还

男女恋爱,为表达情意难免有一些经济往来,转账就是比较常见的方式。也有不少情侣在双方分手之后因为经济原因产生纠纷,甚至对簿公堂。近日,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人民法院永阳人民法庭成功调解了这样一起因情侣恋爱期间转账引发的纠纷。 李某与王某原系情侣关系,恋爱时长6年,后双方因生活琐事产生矛盾进而分手,男方李某遂...

来源:法治日报   |   时间:2024年2月25日

推进运用“一函两书”制度保障劳动者权益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下发《关于协同推进运用“一函两书”制度保障劳动者权益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预防和化解劳动领域矛盾纠纷,及时纠正用工违法行为,特别是推动根治欠薪、违法安排超时加班等社会关注问题,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通知》所指“一函两书”...

来源:人民日报   |   时间:2024年2月23日

彩礼新规施行,多地判出“第一案”!

春节前后是定亲结婚的高峰期,今年春节前夕,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彩礼新规”正式施行。近日,多地适用新规对彩礼官司作出判决或调解。 “彩礼新规”正式施行 2月1日,最高法发布的《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正式施行。新规针对借婚姻索取财物、结婚后“闪离”等情形...

来源:中国新闻网   |   时间:2024年2月23日

号称“投资一千赚五万” 骗局如何让万余人上当

“国家发行了一种数字货币,一个人只能买一单,一单1000元,到年底时保底能赚回来5万元”……如此拙劣的骗局,6年间让超过1万名受害人上当。 2023年下半年,福建省漳州市公安机关成功打掉一个诈骗犯罪团伙,查明涉案金额达2亿元。近期,检察机关陆续对该案12名主要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 号称“...

时间:2024年2月22日

以案“视”法|这些博流量的直播行为涉嫌违法,小心得不偿失!

近日,一名女主播在某火锅店就餐时拍摄不雅视频,引发关注。19日广州市公安局荔湾区分局已立案开展侦查,对4人予以刑事拘留。近年来,“流量”价值在不断提高,在其背后巨大利益的驱动下,催生了不少违法犯罪。本期以案“视”法带大家了解一下网络直播的常见“雷区”!

来源:新华社   |   时间:2024年2月21日

甘肃深化整治粮食购销领域腐败 铁纪守护陇原粮仓

近日,由甘肃省纪委监委牵头,省发改、农业农村、粮食和物资储备等主管监管部门协作配合,组织干部赴兰州、白银、甘南等地,了解各地各部门落实粮食购销领域专项整治工作部署情况,层层传导压力抓落实,不断扎牢粮食安全“防护网”。 甘肃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强化统筹协调,压实各方责任,持续发现和纠治问题,推...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时间:2024年2月18日

过去一年,民事检察监督办案情况如何?

对民事裁判、民事执行、审判违法行为等进行监督,是检察机关开展民事检察工作的重要内容。过去一年,这方面工作的情况怎么样? 最高检检察委员会委员、第六检察厅厅长冯小光介绍2023年民事检察监督有关情况时表示,2023年,最高检第六检察厅在不断提升自身办案质效的同时,也注重加强民事检察条线的办案业务指导,以上率下...

来源:新华网   |   时间:2024年2月16日

三部门联手惩治非法引进外来入侵物种犯罪

为严惩违规违法行为,海关总署联合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开展行动,依法惩治非法引进外来入侵物种犯罪。加强联防联控,强化信息共享和执法互助,形成防控合力。 2023年7月,海关总署宣布在全国各口岸集中统一开展为期三年的严防外来物种入侵专项行动。今年,海关还将着力构建外来物种入侵口岸防控体系,严厉打击非法...

来源:新华网   |   时间:2024年2月16日

最高法:警惕虚假海外“高薪”招聘 避免落入电诈陷阱

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人民群众深恶痛绝。最高人民法院2月7日发布8件近期人民法院审结的跨境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典型案例,释放依法从严惩处的强烈信号。 境外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窝点之所以屡打不绝、屡禁不止,离不开境内外“蛇头”团伙为其源源不断输送“新鲜血液”。被告人潘某杰组织他人偷越国...

来源:新华社   |   时间:2024年2月7日

侵犯玉米新品种权,判赔300万元

●案情:一粒种子虽小,但凝结着科研育种者巨大的心血和育种单位长期的科研投入。辽宁某种业公司是“丹玉405号”植物新品种的品种权人。该公司发现,凌海某种业公司、青岛某农技公司未经其授权或许可,为商业目的繁育、生产、销售其拥有品种权的“丹玉405号”玉米种子。该公司为此起诉到山东省青岛市中...

来源:经济日报   |   时间:2024年2月3日

贵州五部门联合开展农资打假整治

1月30日,省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公安厅、省人民检察院、省高级人民法院印发《2024年贵州省农资打假整治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联合开展农资打假整治行动。 《方案》要求,切实加强农资监督管理,加大农资市场管理整治力度,严厉打击制假售假等违法犯罪行为,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农民...

来源:贵州省农业农村厅   |   时间:2024年2月2日

轮胎遗落车道引发三车相撞,事故由谁担责?

本报讯 (记者 陶 琛 通讯员 晏可慧)小到铁屑、铁钉,大到轮胎、货物,这些遗落物随时可能危及高速公路行车安全。因避让遗落车道的轮胎引发三车连环相撞,事故该由谁担责?近日,湖南省岳阳市云溪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判决高速公路管理部门某高速公司对事故总损失承担30%的责任,在减去某高速公...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4年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