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应启动用人倒查机制

2024-07-30 09:12
2024-07-30 09:12
字体:

近日,江西上饶市万年县发生的一系列官场风波,特别是聚焦于毛奇、李佩霞两位年青官员的“录音门事件”,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官场生态的复杂面貌,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原万年县委书记   毛奇

一、我们来看看毛奇的人生轨迹:毛奇,男,汉族,1982年3月出生,江西信州人,大学学历,2000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8岁7个月)。2021年7月任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委书记。2024年7月,毛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向组织交代问题,接受江西省纪委省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1999.09--2003.07  湖南工业大学学生(4年)

2003.12--2005.09 上饶市上饶县石狮乡政府干部(1年9个月)

2005.09--2007.11 上饶市上饶县委办公室干部(2年2个月)

2007.11--2009.03 上饶市上饶县委政研室副主任(1年4个月)

2009.03--2011.08 上饶市政府办公厅秘书处副处长(2年5个月)

2011.08--2012.04 上饶市政府办公厅会议处处长(8个月)

2012.04--2014.12 上饶市委办公厅会议处处长(2年8个月)

2014.12--2015.02 上饶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万年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挂职)(3个月)

2015.02--2016.08 上饶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万年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挂职),汪家乡党委书记、人大主席(1年6个月)

2016.08--2017.12 上饶市婺源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1年4个月)

2017.12--2020.01 共青团江西省上饶市委书记、党组书记(2年1个月)(期间:2018.11--2019.10挂任住建部人事司调研员)

2020.01--2020.06 上饶市万年县委副书记,万年县人民政府代县长、党组书记(5个月)

2020.06--2021.07 上饶市万年县委副书记,万年县人民政府县长、党组书记(1年1个月)

2021.07--2024.07 上饶市万年县委书记(3年)

纵观毛奇履历,总结以下几点:

1、参加工作5年多,实现从乡镇到县委办,再到市政府办,常人难以企及。

2、在市政府办公厅秘书处、会议处,市委办公厅会议处,直接服务市主要领导近6年。

3、35岁解决正县级,39岁任县委书记,堪称凤毛麟角!

2024年7月25日,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委书记毛某被人通过网络实名举报涉嫌性侵女下属。当天晚上,上饶市委联合调查组发布通报,关注到网上有关举报万年县委领导毛某信息后,市委高度重视,立即成立联合调查组进行调查核实,调查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公布。26日,记者联系到举报人,对方称已将证据材料交给联合调查组。

2024年7月26日,据江西省纪委省监委网站消息,万年县委书记毛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向组织交代问题,接受江西省纪委省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从以上简历中看到,毛奇每2年左右就有职务变动,可谓是真正的“步步高升”,没有一次职务任职能超过3年,包括最后的职务——万年县委书记。其仕途升迁,好似有一道看不见的线在一直拉动,是“官场的幸运儿”。

一个县委书记的权力有多大?对此,陈行甲曾经说过:你哪怕头一天晚上做个梦,第二天你都能把它变成现实。在民间,很多人都称呼县委书记为土皇帝,不仅在体制之内可以做到呼风唤雨,在体制之外其实也同样如此。有专家指出,县委书记的权力几乎涵盖了所有领域,除了外交、军事和国防等中央政府专有的权力外,县委书记在地方上拥有近乎与中央政府相同的权力。“郡县治,天下安”,县委书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毛奇现己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建议当地党委依据《关于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意见》启动用人倒查机制,查一查毛奇仕途升迁路有多少“能人”相助,倒查问责,严把用人关口,严格处罚失职的“把关者”,形成警示效应。

2014年1月24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意见》指出,建立倒查机制,强化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凡出现“带病提拔”、突击提拔、违规破格提拔等问题,都要对选拔任用过程进行倒查,存在隐情不报、违反程序等失职渎职行为的,不仅查处当事人,而且追究责任人,一查到底、问责到人。

《意见》要求,凡出现违规用人问题,都要倒查到底、问责到人,问题连发多发或者对违规查处不力的,必须严肃追究党委(党组)主要领导的责任,严肃追究组织人事部门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的责任,体现了“权责统一”,让“办事员”清醒地意识到责任,更给“一把手”也戴上“紧箍”,必将提高“中规中矩”选人用人自觉性。

倒查的前提是有据可查。一方面,必须提高选人用人透明度,扩大选人用人民主,使心术不正者难有可乘之机;另一方面,正是“要建立干部选拔任用纪实制度”,使“倒查机制”更具操作性和实效性。如果没有完整的干部选拔任用“史记”,必然增加时过境迁倒查的难度,使“倒查机制”难以落到实处、落到底。

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特别是政府各级的一把手,除了要看干部选拔任用过程这个“显性政绩”,还要看干部群众选人用人满意度这个“隐形政绩”,善于从“隐形政绩”中发现问题。有疑必探,有案必查,有责必究,“倒查机制”才能产生巨大的威慑力,发挥源头防治用人不正之风的作用。(老兵)

【编辑:史文明】

长按二维码,识别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