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农科院两个马铃薯品种跻身全国前十榜单

2024-11-19 09:37 来源:后稷网
来源:后稷网   2024-11-19 09:37
字体:

近日,第十六届中国国际种业博览会暨第二十一届全国种子信息交流与产品交易会在福建开幕。大会期间发布了多项重磅排名,其中,甘肃省农业科学院2个马铃薯品种双双上榜2023年度马铃薯全国推广面积前十大品种。马铃薯品种推广面积为176万亩的陇薯7号和推广面积为134万亩的陇薯10号分列第5位和第10位。

陇薯7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1999年以庄薯3号为母本、菲多利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马铃薯品种。陇薯7号2008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7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陇薯7号晚熟,生育期(出苗至成熟)120天左右,结薯集中,黄皮黄肉,薯形美观整齐,大中薯重率90.0%。薯块休眠期长,耐贮藏。薯块干物质含量26.0%,淀粉含量19.68%,还原糖含量0.17%,粗蛋白含量2.37%,维生素C含量25.2mg/100g,蒸煮食味优,炸片色泽评分95,适合油炸加工。高抗晚疫病,对病毒病有较强的田间抗性。适宜在西北一季作区的青海省东部、甘肃省中东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南部及南方冬作区的广东省东、中、西部地区种植。

陇薯10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于1991年以引进的资源材料固薯83—33—1为母本,以该单位杂交创新资源材料亲本119—8为父本组配杂交,从其杂交组合中经系统定向选择,至2011年育成的精品菜用型马铃薯新品种。晚熟,生育期110天左右。株型半直立,株高60~65厘米。茎绿色,叶片深绿色,花冠浅紫色,无天然结实。结薯集中,单株结薯3~5个,大中薯重率90%以上。薯形椭圆,薯皮光滑,黄皮黄肉,芽眼极浅,薯块休眠期长,适合菜用鲜食。抗晚疫病,对卷叶病毒病具有较好的田间抗性。适宜在甘肃省半干旱地区及高寒阴湿、二阴地区种植。(后稷网)

【编辑:史文明】

Tags:#甘肃省农科院#马铃薯

长按二维码,识别分享文章!
甘肃省农科院两个马铃薯品种跻身全国前十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