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治理有效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保障。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切实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推动移风易俗。”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繁荣发展乡村文化,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如何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乡村治理如何群策群力,不断干出让群众认可的实绩?记者就这些问题进行了采访。
创新务实管用的乡村治理方式,有效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镜头】
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兴隆镇数字乡村指挥运营中心里,一面滚动着各类数据的“智慧大屏”格外醒目。“通过走访、摸排、定位、拍照传至系统,我们可以查看各村环境卫生情况,进行专题督办,公益岗环卫工人随即会进行整治。”兴隆镇村(社区)管理服务中心主任樊宣宣说,镇里以山东省首批数字乡村试点乡镇建设为契机,搭建数字乡村信息服务平台,探索乡村治理的新方式、新方法。
打开数字乡村信息服务平台,兴隆镇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互联网为基础,以雪亮工程、天网工程等为抓手,打造全镇经济社会运行“一张图”。点击“民情直通”填报反馈事项,系统实时派送至相关干部处理,处理后将办理结果推送给群众,形成了“群众点单—政府派单—干部接单”的治理新模式。
“数字乡村建设是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的有效举措。”兴隆镇党委书记韩新峰介绍,通过各类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智能分析,信息服务平台相当于乡村发展的“大脑”和“眼睛”,让乡村治理、民生服务数字化运营,可见可管可控。下一步,兴隆镇将继续深化数字乡村建设,实现对人、地、物、事、组织等要素的上“云”管理,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除了数字乡村建设赋能,在金乡,点点滴滴攒积分,人人参与促文明,积分制逐渐成为涵养良好家风、文明村风、淳朴民风的新载体。
走进羊山镇向阳新村村民满秋霞的家,一排排花草、果蔬把农家小院装扮得干净整洁。
作为村里的美丽庭院示范户,满秋霞家的庭院被评为“美丽庭院”,成了村民们学习的榜样,她也因此获得了10分的文明积分。“积分可到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用品。”向阳新村党支部书记杨耀发说,文明积分通过记录群众日常小事,引导广大群众自觉践行乡村文明行动,现在乡亲们之间“帮一把”“顺带手”蔚然成风,点滴善举汇聚成文明大账。
“积分制培养村民文明习惯,营造邻里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激发村民积极进取的内生动力。”金乡县文明办主任陶乃勇说,截至目前,全县13个镇街已设置积分超市64个,设立信用基金110万元,开展激励兑换5200余人次。
【专家点评】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研究员杨东霞:
乡村全面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持续推动治理重心下移、资源下沉,要把传统治理资源和现代治理手段结合起来,创新推广清单制、积分制、接诉即办、“村民说事”等务实管用的乡村治理方式,不断扩大乡村治理方式覆盖面。要用好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数字化赋能乡村治理,丰富拓展制度性治理方式,推动乡村治理能力水平迈上新台阶。
乡镇是乡村治理的重要环节。加大乡镇基本公共服务投入,使乡镇成为为农服务的重要一环,大力推进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引导管理服务向农村基层延伸,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为农民多提供“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
【编辑:史偌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