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种业振兴交出亮眼“成绩单”

现代种业是现代农业的基础。近年来,安徽省聚焦加快推进种业振兴打造种业强省目标,不断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政策体系,强化要素保障,全面推进“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种业创新攻关、企业扶优、基地提升、市场净化”五大行动落实落地。全省种业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为农业强省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谋创新 5个杂...

来源:安徽日报   |   时间:2024年1月24日

“冀九”草莓在秦皇岛市昌黎碣石山下扎了根

秦皇岛昌黎县碣石山脚下,有一个叫刘李庄村的草莓专业村。十多年前,在昌黎县草莓产业“火炬手”马英侠的带领下开始发展设施草莓种植。 从最初的达赛、甜查理、隋珠,到如今占统治地位的红颜,品种不断更新换代,英侠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们也熟练地掌握了草莓全生育的全套管理技术。马英侠说:“草莓就...

来源:河北省农业农村厅   |   时间:2024年1月24日

科技特派员点亮乡村振兴“科技之光”

科技日报讯 (记者魏依晨)1月22日,江西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开启。8位来自不同界别、各个领域的省政协委员走上通道,接受记者提问。 “江西省每年都有2000名左右科技特派员活跃在广大农村,他们送技术、当参谋、破瓶颈、育能人,20多年累计对接服务企业和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4年1月24日

我国农业重点领域科技攻关取得多项成果

本报北京1月23日电(记者蒋建科)记者从近日召开的中国农业科学院2024年工作会议了解到,2023年我国农业重点领域科技攻关取得一系列新突破。 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吴孔明表示,中国农业科学院创制了一批重大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新增国家审定农作物新品种88个、省级审定农作物新品种82个。研发盐碱地...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4年1月24日

河北:以科技创新提升盐碱地综合利用水平

盐碱地是我国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粮食安全、生态保护和乡村振兴至关重要。如何挖掘盐碱地综合利用潜力,稳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出席省两会的省政协委员、沧州市农林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利用研究所所长刘贞贞带来了一份关于盐碱地综合利用的提案。她建议,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促进盐碱地改造提升和综合利用...

来源:河北日报   |   时间:2024年1月23日

云南农业大学建成中国首家咖啡发酵专用微生物菌种资源库

近日,云南农业大学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对咖啡发酵专用微生物菌种资源库建设项目成果进行鉴定。专家组认为,云南农业大学项目组率先对云南咖啡发酵菌种资源进行系统分离、分类学鉴定和功能评价,并采用微生物保藏、多相分类鉴定和现代微生物菌种库管理等技术,首次建成拥有3030株的咖啡发酵专用微生物菌种资源库,为我国咖啡发...

来源:云南日报   |   时间:2024年1月22日

淄博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助力特色农业 科研基地开进山里

为深化院地合作,持续助力乡村产业提质增效,1月16日,淄博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食用菌试验示范基地”在博山区池上镇赵庄村正式揭牌。 鲁山地处高海拔区域,常年气候温差较大,地表土壤介质适宜各种菌类生长,有多种野生菌类遍布。淄博市农科院在鲁山采集并驯化成功的“鲁山雪菇”,与赵庄村历经6年时间...

来源:淄博市农业农村局   |   时间:2024年1月22日

2023年辽宁省食用菌种质资源系统调查工作成效显著

日前,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成立由沈阳农业大学张世宏教授、范文丽教授、梁月教授组成的专家组,对辽宁省微生物学会承担的“2023年辽宁省食用菌种质资源系统调查项目”进行了总结验收。按照辽宁省食用菌种质资源系统调查实施方案与购买服务合同要求,辽宁省微生物学会成立了由26人组成的4个专业调查小组,历时4个多月...

来源:辽宁省农业农村厅   |   时间:2024年1月22日

首个液化天然气冷能养殖示范项目出鱼

本报北京1月19日电 (记者李婕)记者从中国海油获悉,1月18日,全国首个液化天然气冷能养殖示范项目在广东深圳正式出鱼。该项目位于中国海油广东大鹏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试验期投放的红鱼、笛鲷类鱼种在40天试养观察期内,各项生长生理指标稳定,预计年产量可达10万斤。 大鹏LNG接收站是国内液化天然气供应量最大的接...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4年1月20日

重庆自主研发!5分钟快速诊断马铃薯病毒

重庆自主研发!5分钟快速诊断马铃薯病毒 “成功研发出4种马铃薯病毒(Y病毒、M病毒、S病毒和A病毒)纳米微球免疫层析快速诊断试剂盒,该试剂盒可在5分钟内获得检测结果,试剂盒检测特异性好,不与目标病毒外的其他马铃薯病毒发生反应,针对植物汁液检测限可达到1000倍稀释。”近日,专家组对西南大学承担的重庆市...

来源:农民日报   |   时间:2024年1月17日

山西省农科院四个鲜食玉米品种转让成功

近日,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高粱研究所与山西中农赛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就四个鲜食玉米品种独占实施许可签约仪式成功举行。高粱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李洪主持会议,副书记王坚强、副所长冯万军,山西省种业发展中心主任杨军,鲜食玉米专家邵林生研究员,中农赛博董事长董红建、总经理赵恒毅、中农赛博产品经理侯波,鸿谷农...

来源:后稷网   |   时间:2024年1月16日

科技赋能草莓产业成色足

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阮继伟研究员为首的草莓研发团队打破了日中性草莓国外品种权的垄断,引领支撑云南成为产销量占全国70%以上的夏季草莓产区,推动云南草莓脱毒种苗实现从“全国买”到“卖全国”的历史性转变。小小草莓的硬核科技,让云南草莓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成色更足、促农增收的力量更强...

时间:2024年1月15日

辽宁省农科院两个向日葵新品种签订成果转化合同

辽宁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的食用型向日葵新品种“辽嗑杂14号”于2018年完成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油用型向日葵新品种“F61”于2023年6月完成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两个新品种先后转让给朝阳贾家店兴农种业有限公司。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向日葵新品种成果转化工作迈出重要一步。 “F61”...

来源:辽宁省农科院   |   时间:2024年1月13日

黑龙江:院企合作推动种业产业升级

近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与青岛清原作物科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清原作物科学)在哈尔滨市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黑农531”大豆品种上市发布会,探索构建院企供需对接新模式,推动农业产业健康发展。 省农科院副院长来永才介绍,今后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就大豆、玉米、水稻等作物开展种质资源挖掘、常规品种...

来源:黑龙江日报   |   时间:2024年1月11日

农业农村部食用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建方案通过专家评审

1月3日,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在北京组织专家,对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提出的农业农村部食用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食用菌标委会)组建方案召开专家评审会。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副主任王为民、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标准处一级调研员徐学万、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首席专家姚文英、农业...

来源: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时间:2024年1月11日

南京农业大学2023年十大农业科技应用成果发布

定向育种解决特殊人群食用大米问题,借助一次施用缓混肥技术解决水稻一生需肥问题,通过耕地重金属超标修复解决土壤污染问题,通过大豆苗期病虫害种衣剂拌种技术解决大豆病虫害防控问题……1月7日,在南京农业大学2023年度社会合作创新发展大会中,该校2023年十大农业科技应用成果发布,以上成果位列其中。 记...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4年1月9日

云南::科技支撑我省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记者从在保山市举行的云南省高原特色柑橘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柑橘成果发布会上获悉,经过省内外相关科研单位合作攻关,一系列柑橘品种和实用技术在全省得到广泛应用,有力支撑了我省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 柑橘是我省种植面积最大的水果,2022年全省种植面积达219.9万亩,产量294.3万吨。云南是全国柑橘特早和极晚熟优...

来源:云南日报   |   时间:2024年1月9日

科技特派服务助水稻增产

隆冬时节,皖东大地寒意重重,而安徽省天长市牧马湖集团的会议室里却暖意融融——2023年12月23日,来自安徽省农科院的科技特派团成员们正在这里开展一场特别的“年终总结会”。 地处高邮湖西岸,天长是安徽省优质中籼稻适宜种植区,当地水稻年种植110万亩以上。2022年,当地政府与安徽省农科院合作组建...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4年1月9日

盘点2023:内蒙古农牧业10大科技成果

一、肉羊新品种—“华蒙肉羊” 该成果是以“白头杜泊羊”为父本,“小尾寒羊”和“蒙古羊”通过级进杂交形成的“寒蒙 F2 代群体”为母本,经历了杂交改良、横交固定、选育提高等培育技术杂交而成,体型外貌一致、遗传性能稳定,适合我国北方农区和农牧交错区气候条件的...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   时间:2024年1月5日

辽宁省农科院作物所两个向日葵新品种签订成果转化合同

辽宁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的食用型向日葵新品种“辽嗑杂14号”于2018年完成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油用型向日葵新品种“F61”于2023年6月完成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两个新品种先后转让给朝阳贾家店兴农种业有限公司。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向日葵新品种成果转化工作迈出重要一步。 “F61”...

来源:辽宁省农科院   |   时间:2023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