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农科院13项成果喜获2023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奖励
近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了《关于2023年度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共13项科技成果获得科学技术进步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含合作1项),三等奖8项(含合作2项)。 近年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积极践行“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rdquo...
“紫杉醇生物合成”入选2024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1月22日,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公布了2024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其中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闫建斌研究员牵头完成的“紫杉醇生物合成”成功入选。这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为第一完成单位首次获此荣誉。 紫杉醇是全球销量第一的植物天然广谱抗癌药物。然而,紫杉醇生产高度依赖...

湖南省农科院举行成果转化合作项目集中签约仪式
1月21日上午,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合作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岳麓山实验室举行。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飞,省科技厅党组书记李志坚,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欧阳彪和湖南农业大学校长、岳麓山实验室主任邹学校院士,湖南师范大学校长刘仲华院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吴义强院士,洞庭实验室主任、湖南省农科院学术委...
为了“吃瓜群众”,他们不回家过年
距离过年还有不到一周时间,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以下简称郑果所)研究员徐志红做完年终总结,离开家,再次飞到位于海南三亚的南繁基地。 “海南上一次出现台风是在2024年10月,带来了大量雨水。我们这边地势相对低洼,雨停而地未干,等了很久才播种。所以这一季西瓜正好赶在春节假期成熟,我们就陪着作物在...

江苏省农科院智慧农业试验示范基地正式启用
1月16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智慧农业综合试验示范基地启用仪式顺利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曹丽虹,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王冉,原院长、党委书记易中懿等领导专家受邀出席活动。江苏省农科院基建处、基地处、后勤处有关负责人,信息所全体职工...

杂粮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京召开
1月1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作科所)与晋绥杂粮研究院共同举办的杂粮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京召开。 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现武强调,要充分依托现有资源与技术不断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始创新成果。要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人才链,做好有组织的体系化科研...
减少肥料投入 增加作物产出 我国研发出提升氮肥利用率新技术
2025年1月15日,由农业农村部黄淮海农业微生物资源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农业微生物技术创新中心主办,山东碧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生物节肥增效新技术暨碧蓝氮多多新品发布会”在山东济南举办,本次会议得到了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新疆农业科学院的大力支持。宝来利来科技集团旗下山东碧蓝生物科技有...

“黑土区耕地退化阻控与地力提升关键技术”荣获2024年度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1月16日,2024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颁奖仪式在京举行,院属单位2位个人和14项成果获奖,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颁奖,副院长、党组副书记吴朝晖宣读表彰决定。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张佳宝院士主持的“黑土区耕地退化阻控与地力提升关键技术”获得2024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
上海市农科院“沪绿2432”荣获国家西兰花育种2024年度优秀品种
近日,2024年国家西兰花联合攻关年终总结大会暨浙江西兰花新品种大会在浙江省台州市举行。在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科技兴农办谢祝捷研究员的带领下,园艺所花菜育种团队科技人员姚雪琴、李光庆参加本次大会。 姚雪琴总结汇报了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西兰花联合攻关的年度进展进行。国家西兰花联合攻关组根据2024年面向全国合计征集西...
重庆市农科院举行竞价拍卖 14项科技成果“卖”出573.5万元
“我们这一轮的拍品是‘渝甜糯990’玉米品种,起拍价为90万元,每次加价5万元,有应价的吗?”近日,西部(重庆)科学城的中国重庆·科学会堂里,一场别开生面的农业科技成果拍卖会正紧张地进行着。 作为甜加糯型优质鲜食玉米品种,“渝甜糯990”经过10轮激烈竞价,最终被重庆科光种苗...
河南首个地方肉牛芯片“豫牛一号”研发成功
日前,记者从河南省农科院获悉,该院畜牧研究所与北京康普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功研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河南首个地方肉牛芯片“豫牛一号”。该芯片不但可用于肉牛全基因组选择育种、重要经济性状功能基因挖掘,还可用于河南本地肉牛品种遗传特性解析、品种鉴定、资源保护等工作。 河南目前有南阳牛...
河北省旱碱麦加工技术创新中心落户沧州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营养健康研究院(沧州)获悉,日前,经过河北省科学技术厅的严格评审和筛选,河北省旱碱麦加工技术创新中心落户沧州。 河北省旱碱麦加工技术创新中心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营养健康研究院(沧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沧州市农林科学院及相关食品加工企业共建,汇集谷物...

山西省高粱遗传育种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成立
近日,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达《关于认定2024年山西省工程研究中心的通知》,依托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牵头申报的“山西省高粱遗传育种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成功获批。 山西省高粱遗传育种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由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与山西丰和立农业有限公司、山西富朔科技股份有限...
甘肃省农科院获批一项国家重点研究项目
近日,2024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结果公示,14个重点专项立项了198个项目,其中,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牵头的“西北地区玉米、小麦、油菜大面积单产提升关键技术与集成示范”项目批复立项。 该项目国家财政专项资金2950.4万元,由省农科院副院长樊廷录研究员作为技术总负责协调组织,省农科院旱地农业研究所李尚中...
看,农业专家咋“虫口夺粮”
减少粮食病虫害损失,对我国粮食稳产增产意义重大。以草地贪夜蛾为例,这一原产于美洲的迁飞性害虫极具农作物危害性。一旦防控不及时,会给玉米等农作物造成产量损失,因此被称为粮食“杀手”。阻击草地贪夜蛾,我国科技工作者做了哪些努力?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冬日的云南江城,青山环绕,暖阳普照。日前,在...
兵团冬小麦新品种“垦冬1267”拍出百余万高价
记者从新疆农垦科学院获悉,12月27日,在该院首次举办的农业科技成果拍卖活动中,冬小麦新品种“垦冬1267”生产经营许可权以130万元的价格竞拍成交。 据悉,“垦冬1267”是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桑伟研究员带领研究团队,历时10余年自主选育的冬小麦新品种,在2024年9月通过了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
2024农业科技成果发布会在南京国家农创中心举办
12月21日,2024农业科技成果发布会在江苏省南京国家农创中心举行。来自全国涉农科研单位和高校、农业科技领军企业、各农创中心和农高区、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基金风投机构代表,以及农业“火花技术”培育/入库成果、农业重大引领性技术所有者代表等参会。 2022年,农业农村部启动农业“火花技术”...
福建省农科院4项省科技重大专项获立项资助
12月17日,福建省科学技术厅公布2024年度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立项名单,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共有4个项目获科技厅立项资助,承担单位分别为水稻所、茶叶所、牧医所和果树所,项目总经费2000万元。 其中,水稻所承担的“优质多抗水稻新种源创制与产业化应用”项目针对我省粮食生产面临耕地少、劳力不足、病虫害多问...
山东省农科院发布农业遥感监测应用平台 监测效率提升50%以上
12月21日,省农科院在济南举办农业遥感监测应用系统成果发布暨农业遥感技术研讨会,发布了该院农业信息与经济研究所(省农业农村遥感应用中心)与中国科学院周成虎院士团队、中国农科院等联合研发的基于耕地数字底座的农业遥感监测应用平台。 该平台基于遥感、地理信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了国产高分辨率卫星影...
保定市成立驴产业研究院
12月17日,保定市举办了驴产业高质量发展“引资引智”活动暨驴产业研究院揭牌仪式,进一步助力保定打造全国现代化、产业化肉驴产业示范高地,推动河北省驴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该研究院是在河北省特色养殖创新团队的积极牵头推动和保定市委市政府、市农业农村局的大力支持下成立的,旨在通过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