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冬闲田种植饲用小黑麦技术要点

为充分利用我省中南部玉米收获后的冬闲田,将传统的“一年一作”玉米种植模式变为“玉米+饲用小黑麦一年两作”种植模式,在不影响玉米生产的前提下增加一季饲用小黑麦生产,达到缓解粮食安全压力、增加优质饲草供应、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特制定本技术要点。 一、适宜区域 我省中南部地区普遍适宜。气...

来源:山西省农业农村厅   |   时间:2024年11月12日

2024年小麦秋播药剂拌种及秋冬季病虫害防控技术指导意见

小麦秋播药剂拌种是控制小麦条锈病、茎基腐病、纹枯病、全蚀病、黑穗病等土传、种传病害和蚜虫、地下害虫的关键技术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初始菌源量和虫源基数,减轻小麦中后期病虫防控压力,是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的重要措施,对于赢得全年小麦病虫害防控主动权具有重要意义。 一、防控策略与防治目标 坚持&ldq...

来源:全国农业技术推广网   |   时间:2024年10月9日

2024年全国小麦秋冬种技术意见

“秋分”已过,冬小麦陆续开始整地播种,秋冬种即将全面展开。当前,冬小麦主产区气温偏高、降水丰沛,前茬作物生长发育正常,可适时收获腾茬,利于实现适期播种,加之土壤底墒充足,小麦种子数量足质量好,今年小麦秋冬种形势总体有利。气象部门预测,拉尼娜可能10月份形成,天气不确定性增加,部分地区可能干旱...

来源:全国农技推广网   |   时间:2024年9月25日

2024年秋冬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冬小麦 一、冬小麦 (一)华北平原及关中平原灌溉冬麦区 包括山东和天津,河北中南部,北京中南部,河南中北部,陕西关中平原,山西南部。 1.施肥原则 针对该区域冬小麦施肥数量及比例与作物需求不协调,后期氮肥偏多、贪青晚熟,遇干热风易减产,硫、锌、硼等中微量元素缺乏,土壤耕层浅、保水保肥能力差等问题,提...

来源:全国农技推广网   |   时间:2024年9月19日

全国中晚稻重大病虫害发生动态及下阶段发生趋势

入秋以来,西南北部稻区一季稻已陆续收获,西南南部和东部稻区、东北稻区一季稻陆续进入灌浆期至乳熟期,田间病虫情基本定局;江南、长江中下游和江淮中稻处于抽穗至乳熟期,华南、江南双季晚稻和长江中游单季晚稻处于分蘖至孕穗期,重大病虫害持续发展,局部地区重发趋势明显。截至9月6日,全国水稻病虫害累计发生面积6.7...

来源:全国农技推广网   |   时间:2024年9月13日

9月需重点防范北上台风、秋汛和早霜影响秋粮生产

近日,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水利部、中国气象局、国家林草局等部门召开会商会,对2024年9月全国自然灾害风险形势进行会商研判。 综合分析认为,9月华西秋雨进入集中期,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南、西北局地存在洪涝灾害风险,华北、西北、华南等地局地风雹灾害可能多...

来源:农民日报   |   时间:2024年9月10日

2024年甘蔗中后期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当前是甘蔗糖分积累和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为加强甘蔗田间管理和生产指导,实现甘蔗丰产和蔗农增收,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糖料专家指导组,研究提出甘蔗中后期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一、加强田间管理 (一)排涝抗旱。近期,蔗区出现不同程度连续降雨天气,部分蔗区出现渍涝,影响...

来源:全国农技推广网   |   时间:2024年9月5日

2024年大豆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意见

当前,大豆正处于结荚鼓粒期,为产量形成的关键期。离大面积收获还要经受早霜冻害、干旱涝灾、台风倒伏、病虫危害等考验。为此,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会同农业农村部大豆专家指导组,研究提出大豆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意见。 一、增粒重促早熟 一般的地块可施用磷酸二氢钾水溶性肥混配酿造醋,有利于增粒重、促早熟。长势偏...

来源:全国农业技术推广网   |   时间:2024年9月2日

玉米南方锈病防控技术指导意见

玉米南方锈病是一种由多堆柄锈菌引起的真菌病害,病原菌主要在南方玉米周年种植区越冬,夏季随气流和风雨由南向北以夏孢子长距离传播,主要危害叶片、叶鞘,严重时也可侵染苞叶和雄穗。最适发病温度为24—28℃,且田间相对湿度高时流行迅速。近年来玉米南方锈病呈发生范围扩大、危害程度加重趋势。据预测,今年玉米南...

来源:全国农技推广网   |   时间:2024年8月17日

夏季暴雨灾害后农区鼠害防控技术指导意见

为科学指导暴雨灾害后农区鼠害防控工作,保障农区人居环境安全和农业生产安全,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适用范围 本意见适用于夏季持续多雨,受暴雨、台风、洪水等灾害天气侵袭后的农区,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当地气象条件、设施条件、鼠密度监测情况等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 二、防控措施 (一)农艺措施防控。协调生态系统...

来源:全国农技推广网   |   时间:2024年8月11日

2024年全国秋粮“一喷多促”技术意见

当前,主产区玉米陆续进入开花乳熟期,中稻处于孕穗抽穗期,大豆即将进入开花结荚期,是产量形成关键期,也是“一喷多促”窗口期,但夺取秋粮丰收还面临洪涝、高温、干旱、冷害和病虫等灾害威胁。在秋粮生育中后期,将叶面肥、调节剂、抗逆剂、杀虫杀菌剂等混合喷施,一次作业可以实现促生长发育、促灌浆成熟、促...

来源:全国农技推广网   |   时间:2024年8月6日

暴雨洪涝灾害后水产养殖恢复生产技术指引

6月以来,多地持续出现强降雨天气,发生洪涝灾害,给水产养殖造成较大损失。为降低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防止灾后水生动物疫病暴发流行,及时恢复养殖生产,现提出暴雨洪涝灾害后水产养殖恢复生产技术指引。 一、及时检查修复养殖设施 灾后应立即检查池塘、网箱、围拦网等渔业生产设施是否受到损坏,及时封堵被洪水冲毁的鱼...

来源: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   时间:2024年7月26日

玉米中后期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根据目前病虫发生基数、玉米区域布局及种植方式,结合未来天气条件综合分析,预计今年玉米中后期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其中草地贪夜蛾、棉铃虫、粘虫等迁飞性害虫对玉米生产威胁大,大斑病、南方锈病、褐斑病等病害在局部地区偏重发生;危害盛期,北方玉米产区大部在7月下旬至9月上旬,南方玉米产区可持续到10月底。 一、发...

来源:全国农技推广网   |   时间:2024年7月23日

中晚稻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7月11—12日,全国农技中心在四川眉山召开2024年全国秋粮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组织水稻主产区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植保机构的测报技术人员和有关专家综合当前病虫发生基数、寄主作物栽培条件和气候条件等因素,会商分析了下阶段发生趋势。预计2024年中晚稻主要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8.9亿亩次,虫害...

来源:全国农技推广网   |   时间:2024年7月18日

当前玉米防灾减损促丰收生产技术意见

当前,北方主产区春玉米多处于小喇叭口至大喇叭口期,局部受早春干旱、前期渍涝等影响导致生育期推迟;黄淮海夏播玉米已进入出苗和苗期阶段,由于播期遭遇高温干旱,苗情复杂;西南春玉米进入灌浆期、夏玉米进入拔节期,低洼地块受阴雨渍涝影响出现倒伏。近期东北气温回升较快,主雨带北抬,黄淮海地区降雨明显增多、南方降...

来源:全国农技推广网   |   时间:2024年7月17日

重庆发布牛羊养殖防汛减灾技术措施

根据气象预测,近期重庆市大部地区持续降雨,为有效应对汛期洪涝灾害对牛羊养殖的影响,促进养殖场(户)稳产增产,重庆市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市草食牲畜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提出系列防汛减灾技术措施。 措施提出,在汛期过程中,要强化饲养管理。一方面加强场区巡查,饲料库房如漏雨应及时加盖雨布、厚塑料膜等,避免饲草...

来源:重庆日报   |   时间:2024年7月12日

2024年夏季茶园防灾减灾技术指导意见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受赤道中东太平洋由厄尔尼诺向拉尼娜转换影响,今年夏季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中东部大部降水总体偏多,区域性和阶段性洪涝灾害明显,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局地发生极端性强降水和阶段性高温的可能性较大。为指导茶园做好极端灾害性天气防范应对,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来源:全国农技推广网   |   时间:2024年7月8日

夏季病虫害防控科学安全用药指导意见

为做好2024年夏季病虫害防控科学安全用药技术指导,确保病虫害防治效果,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施药者人身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减少人畜中毒事件发生,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科学使用农药 (一)对症用药。正确识别水稻、玉米、大豆等秋熟作物病虫害是科学安全用药、确保防治效果的前提。要密切关注病虫害发生动态,正确识别...

来源:全国农技中心   |   时间:2024年7月2日

黄淮海抗旱晚播及改种补种技术意见

5月以来,黄淮海持续高温少雨,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1.5—1.8℃,降水量偏少5—7成,部分地区出现较重旱情,对夏玉米夏大豆适期播种带来不利影响。特别是局地没有水源条件、无法抗旱播种的田块,如果旱情持续、错过大豆玉米播期,将不得不改种其他作物。为全力抓好抗旱保夏播,各地要以“熟期配套、抢时播种、...

来源:全国农技推广网   |   时间:2024年6月26日

秋季主要粮油作物防病虫提单产技术指导意见

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关键时期也是作物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重要阶段,通过科学使用杀虫、杀菌和植物生长调节剂,能有效防治病虫害,促进作物健康、增强作物抗逆性,提升作物单产和品质。为支撑秋季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实现防病虫、减损失、提单产、促丰收的目标,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重点防控对象 以水稻、玉米、...

来源:全国农技推广网   |   时间:2024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