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三季度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不合格率为2.95%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对外披露,2024年第三季度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2087424批次,依据有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等进行检验,发现不合格样品61572批次,监督抽检不合格率为2.95%,较2023年同期上升0.35个百分点。 从抽样食品品种来看,消费量大的粮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
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
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12日在湖北十堰举办。经各地推荐、网友评议和专家评审等环节,共有152人(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身边好人光荣上榜。 上榜好人中,有30多年坚守海上救援的“渔家子弟”董建海,有数九寒天跳...
农村啃老现象抬头:富有富啃、穷有穷啃,婚前婚后都啃
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在部分农村地区,中青年人出现啃老现象。有的打工数年,仍须家里老人贴补;有的为了结婚成家,婚前婚后都让老人“大力支持”;有的婚后子女管不了,还靠老人给抚养费。在乡村全面振兴、城乡不断融合的背景下,农村啃老现象亟须引起重视。 农村啃老现象抬头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农村啃老在20岁...

从农村到城市,这些“卡”让人忧
“至少2000张!”在广州,一位市民无奈地向记者展示孩子购买的卡牌。他表示,起初只了解到孩子自己用压岁钱、零花钱买卡片,没太当回事,不久前发现买了这么多后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在广州一位市民家中,孩子购买的卡牌铺满卧室(10月24日摄)。这位市民表示,孩子一度痴迷卡牌盲盒,并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原党委书记汤向前被“双开”
据贵州省纪委监委28日通报,经贵州省委批准,贵州省纪委监委对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原党委书记汤向前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汤向前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对党不忠诚不老实,处心积虑对抗组织审查,痴迷风水、搞迷信活动;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旅游活动安排;违背组织...
乳腺癌容易盯上哪些人?科学预防乳腺癌 这些事你要知道
每年10月是世界乳腺癌防治月。近年来,全球乳腺癌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被称为“粉红杀手”的乳腺癌,位列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首位。 乳腺癌全球发病率 高居癌症第二位 今年49岁的吴女士在上海从事医疗卫生领域相关工作,一次偶然间发现自己胸部有个肿块。吴女士感觉自己摸到的肿块光滑、活动度大,且身体没有不...

昆明通报“臭肉”事件:校长被免 多名干部停职
通报全文如下: 10月16日,针对网上反映的昆明市官渡区长丰学校食品安全问题,官渡区组织市场监管、教体、公安、农业农村、卫健等部门成立联合调查组,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开展调查。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学校食堂鲜猪肉片有异味和进口冻肉生产日期问题调查情况 长丰学校食堂承包经营企业云南润升物业服务有限公司10...
线下引流线上“洗脑” 养生直播专“坑老”舆论呼吁整饬
发鸡蛋送礼品线下引流,开私域直播线上“洗脑” 一些养生直播间专门“坑老” 舆论呼吁整饬 本报讯(记者郜亚章)“我母亲每天12点半准时看直播间的养生课,甚至还做笔记,后来陆续买了熊胆粉、鱼油等保健品,到目前为止已在直播间消费了8000多元,劝说也无济于事。”近日,来自浙江衢州的黄女...
动辄千元 来历不明——揭开地下肉毒素黑色产业链
不到百元拿货,上千元卖给下家,到消费者手里要数千元,来源不明、存安全风险的肉毒素销往全国各地……前不久,甘肃省兰州市破获省内首例妨害药品管理案,涉案金额超过千万元,揭开行业背后的非法利益链条。 龚某出租屋内货架上堆放的肉毒素、水光针等产品。(兰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食药侦大队供图) 出租屋里...

新能源车“买车易、修车难”问题凸显,如何破解?
不久前,成都新能源车车主李先生发现,NFC车钥匙无法打开车门,无法启动车辆。当地一家汽修店工作人员全员出动也束手无策。最后李先生联系整车厂远程处置,才得以启动车辆。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进入快车道,但维修人才不足问题也日益凸显。不少人感慨新能源汽车“买车易、修车难”。 按照“售后端市...
成年人也能长高8厘米?揭秘“增高产品”骗局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身高的关注度不断提升,一些针对身高焦虑的人群推出的增高产品,正在互联网上形成日益完整的产业链。这些产品宣称不分年龄,只要使用,就能长高5到8厘米。那事实果真如此吗?成年人使用增高产品,也能长高吗? “基因检测”“骨骼再长技术” 不可轻信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某电商平...
“老幼共托”新模式渐兴,前路几何?
一处设计温馨的现代化园区内,在孩童的欢声笑语中,老人们聊天、散步,怡然自得……像这样“一老一小”和谐共处的“老幼共托”新场景,在一些城市越来越多。 当前,不少幼儿园遭遇“入园难”变“招生荒”的经营困境。部分民营幼儿园瞄准养老服务,“老本行&rdquo...
中国消费者协会消费提示:“特供酒”均系非法产品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网站消息,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冒用中央和国家机关、解放军、武警部队名义制售假酒,并标识“特供”“专供”“内供”“定制”等词语欺骗误导消费者,扰乱正常市场秩序,损害党政机关和军队形象。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严禁制售“特供酒”的公告...
免费票“加钱看” 专家号“被垄断”
原题:免费票“加钱看” 专家号“被垄断”——部分景区、医院“倒票”之风为何屡禁不止 原本能免费或以较低价格获得的入场票(号),却被人在线上线下有偿代抢、捆绑兜售、加价叫卖;一些医院著名专家号源也几乎被垄断。 “免费的场馆老百姓看不上,想看好医生只能找黄...
变味的“网红医生”:“流量病”如何治理?
随着短视频和直播的兴起,越来越多医生开始在线分享医学知识。将复杂的医学知识转化为听得懂、用得上的生活常识,有助于提升民众的健康素养。 然而,“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伪装医生、“伪科普”、带货卖课博取流量的行为,却让医疗健康科普变了味、走了样。 穿上医生“马甲”的&ldq...

一些青少年滥用的处方药从哪来
调查动机 前段时间,黑龙江安达一名14岁初中生因在课堂上服用处方药卡马西平而昏迷,被紧急送入ICU抢救。事发后,该初中生称,“这药吃了能致幻,放松心情”。他之前还吃过几次右美沙芬片,药效差不多,都是在当地某药房购买的。近日,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涉事药店处以警告、罚款和吊销许可证的处罚。 未成年...
上门按摩暗藏多少安全隐患?
上门做饭、上门喂养宠物、上门保洁……越来越多的服务项目出现了上门选项,按摩理疗也迅速加入其中。 连日来,《法治日报》记者在北京、天津的一些小区电梯间以及商场、写字楼卫生间等地都看到了上门按摩广告,广告内容一是招揽顾客,二是寻找技师,有的扫码联系私人账号,有的上线小程序、App。 记者进一步查...
预付式消费务必签署书面合同
今年以来,早教、健身等预付式消费领域出现的“职业闭店人”侵害消费者权益问题受到社会关注。 中国消费者协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职业闭店人”是指专门为经营不善尤其是采取预付费经营模式的经营者,策划闭店方案、实施闭店行为,并处理经营者遗留维权纠纷的群体。职业闭店行为多发生在预付式消费领域...

起底“特供酒”!谁在产?谁在卖?
“原价上千,现在只要两位数!两位数抢茅台,今天就是给大家送福利”“这酒只有少数人喝得到”……某“特供酒”直播间里,网民在主播推荐下,纷纷被带节奏。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目前“特供酒”销售环节已由线下转向线上,借助直播带货的蒙骗手法娴熟隐蔽。 直播间叫...
个别地方农业设施闲置:投入上亿元,丢的丢坏的坏……
“新华视点”记者近期在黑龙江省林甸县采访发现,当地花巨资建设的一部分大型喷灌设备用不了,有的只剩架子光秃秃立在地里,零部件不见踪影;一些抗旱水源井也成了摆设。 “老百姓用不上,国家花了冤枉钱。”当地不少村民感叹。 据悉,针对部分涉农项目“建而不用”等问题,林甸县已制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