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察雅县增收致富有“良方”
聚焦“政治引领”“目标任务”“稳岗拓岗”“政策保障”,持续改进作风,千方百计让群众日子美起来— 察雅县增收致富有“良方” 春日高原,处处展现蓬勃生机。藏东大地各个建设项目复工复产如火如荼。走进察雅县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现场,只见外墙改造已完成,工人们...
河北保定市: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推动乡村振兴
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保定市统筹规划,瞄准重点,创新举措,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目前,设施农业种植面积达到60.2万亩,比2020年翻了一番,增量全省领先。先后建成45个规模基地、32个示范场景,产量突破210万吨,新优品种率达到100%。设施农业已真正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发展赋能的支柱...
浙江临安:驻村第一书记的乡村答卷
春末夏初,满目翠绿,杭州市临安区於潜镇光明村一片欣欣向荣之景。 光明村位于“天目叠翠、耕织原乡”共富带核心区域,是乡村振兴任务重点村。 “前几年,受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有部分区域固网未覆盖,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村民的致富‘加速度’。”光明村驻村第...
浙江:嘉善县探索创新“三坊”平台,打造“新农人”培育体系
嘉善县紧扣地域特色,充分发挥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优势,坚持“需求导向、产业主线、分层实施、全程培育”,创新推出培训学坊、人才孵坊、实践工坊“三坊”培育模式,全面打造乡村人才立体式多元化培育体系。 一是做大做强培训学坊。整合各类资源,将技师学院、乡镇成校、振兴学院、培训基地、田间学校...
乡村产业兴 阔步振兴路——山西省构建脱贫地区产业帮扶新生态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一招。近年来,我省以市场主体培育提升为切入点,强化全产业链思维,构建“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牵引,专业镇、乡村e镇双轮驱动”的脱贫地区特色帮扶产业发展新生态,不断提升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质量水平。2023年新培育46家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62家省级...
宁夏中宁推动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发展特色农业——白银滩 枸杞红
我国盐碱地多,加强现有盐碱耕地改造提升,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对树立并践行大食物观、开展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意义重大。 盐碱地上能种植什么作物?品质、销量如何?发展盐碱地特色农业,如何与推动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相得益彰?今起,本版推出“美丽中国·来自盐碱地的食物”系列报道,探访相关地...
荣昌:践行“两山”理念 建设水美乡村
近年来,荣昌区深入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思路,系统谋划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项目建设,积极探索渝西浅丘地形河道治理新模式,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突出“小而精、小而美”的荣昌特色,一幅“水清、河畅、岸绿、景美、人和”的水美乡村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吉林和龙市:实施“三项工程” 赋能乡村振兴
近年来,和龙市大力实施中心村党委、党支部领办、村企联建“三项工程”,有效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题,实现村集体和各族群众“双增收”,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和龙市突出示范村、样板村引领带动作用,充分考量区域分布、产业分布,制定《和龙市“中心村”党委建设试点工作实...

让田头有“甜头”——一粒小米背后的增收故事
谷雨过后,雁北地区天高云淡,气温逐渐上升。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清泥涧村,一台台农机在田里来回穿梭,技术人员现场指导春耕生产。 “在播种、拔节、抽穗、灌浆等关键期,每亩地要分6次喷洒200-300升的酵素,可有效改善土壤环境,补充营养元素……”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博士研究生王乐给村民讲得很...
晋中市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持续助力乡村振兴
自“万企兴万村”晋中行动全面启动以来,我市广泛凝聚多方合力,探索“兴村”路径,广大民营企业和商(协)会踊跃投身乡村振兴,实施了一系列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项目,“万企兴万村”晋中行动取得扎实成效。近日,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2023年底,我市有9个...
西藏:定结县多布扎乡推行“文化+”模式赋能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支撑。今年以来,日喀则市定结县多布扎乡推行“文化+”模式,打造“魅力多布扎·文化先锋”文化品牌,赋能乡村振兴。 “文化+阵地建设”,让文化工作有力度。充分整合阵地资源,形成文化站、文化广场、文化展示厅、...
山西省农耕文化赋能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培训班在乡宁县举办
4月22日-24日,山西省农耕文化赋能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培训班在临汾市乡宁县举办。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赵文志与专家座谈,总农经师马向荣出席。 会议指出,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农业文明的精华,对促进农文旅融合、产业价值链升级、乡村全面振兴意义重大。截止到2023年底,我国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2项,占全球四分之一以上,...
广西实施农业和乡村振兴人才专项培养 力争5年内该领域各类人才突破125万
近日,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教育厅联合印发《广西农业和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支持专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围绕农业和乡村振兴人才培育培养和平台建设,提出重点支持范围和措施,力争用5年时间,实现全区农业农村各类人才总量突破125万人。 实施八桂农业英才支持培养计划,加强农业高精尖人才培...
“骑行江苏看美丽农路”走进南通
4月28日,省交通运输厅和南通市政府联合主办的“骑行江苏看美丽农路”南通站专场活动在启东市举行。活动现场,骑行人员沿着风景优美的“通港大道—环城南路—兴港路”轻松畅行,一路见证“启明江海、行吾东疆”美丽农路发展成就,感受当地因路而兴、因业而富的蓬勃生机。 省交通运...
辽宁:全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暨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召开
4月28日,全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暨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在沈阳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按照中央组织部有关部署要求,对当前重点工作进行具体安排。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蒋天宝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
北京延庆区发布农业科技成果164项 助力乡村振兴
4月18日,以“科技兴农 绿色发展”为主题的北京延庆区农业科技成果发布及供需对接会在中关村延庆园召开。当天,《北京市科协(延庆)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站科技成果汇编》正式发布,共签署供需对接意向单56份,并为新加入延庆区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站的专家颁发聘书。 作为京郊农业大区,近年来,本区高度重视...
山西省“三农”工作践行“千万工程”经验纪实
农稳社稷,粮安天下。“三农”问题历来是头等大事。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立足“三农”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新的历史方位,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重点工作作了系统部...
山西晋中:智慧农业让春耕“不见人”
过了谷雨节气,山西中部的黄土地开始复苏。晋中市寿阳县景尚乡的一片耕地里,一台大型拖拉机正在犁地。走近一看,驾驶室里却没有人。这是当地投入使用的无人驾驶拖拉机。 依托卫星定位系统,只需提前设定好参数,无人驾驶拖拉机就可以在无障碍物的大地块实现自主直线行驶。操作员闫秀生说,无人驾驶拖拉机大大减轻了人的劳...
贵州:做强农业优势产业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谷雨时节,贵州大地生机勃勃。 农人们在田里辛勤劳作,与以往不同的是,如今他们的手里不光拿着锄头,更用上了无人机、开上了农耕机。在数字引擎的悄无声息中,在智慧农机的轰鸣声里,越来越多的新农人运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不断在田畴沃野间注入新力量,播下新希望。 乌江之源,山水如画。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
广东公布第一批乡村振兴示范镇示范村创建名单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活动部署要求,省农业农村厅结合省“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典型村培育工作,在全省开展乡村振兴示范镇、示范村创建工作。经“镇政府申请、县级择优遴选推荐、市级部门审核”等程序,同意花都区赤坭镇等50个镇创建广东省乡村振兴示范镇,从化区城郊街西和村等485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