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发力强举措 细化任务抓落实 广西狠抓柑橘黄龙病治理

柑橘是广西特色优势产业,事关农民“钱袋子”。近年来,受市场价格波动、暖冬常态化及柑橘种植面积扩大等因素影响,黄龙病反弹明显,呈点片状暴发态势,严重威胁柑橘产业健康发展。针对这一严峻形势,广西坚持分类指导、分区治理、标本兼治的防控策略,采取多项有力措施,狠抓柑橘黄龙病防控,全力遏制扩散蔓延,保障产业健康发展和农民增收。
一是精心部署,优化联防联控工作机制。2024年1月,农业农村厅制定印发柑橘黄龙病防控行动工作方案,要求各市县区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柑橘黄龙病防控规定》地方法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属地负责、绿色防控、联防联控的原则,压实防控责任,明确目标任务、技术路线,全力抓好黄龙病防控。各市县区根据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印发的方案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工作和技术措施,充分发挥地方政府行政推动和协调组织优势,引导柑橘主要种植区1200多个村屯将砍病树、防木虱等防控措施纳入村规民约,集中开展柑橘黄龙病防控行动。
二是精准指导,推进柑橘木虱统防统治。在全区布设50个疫情(柑橘木虱)监测点,系统监测、准确掌握柑橘木虱发生动态,科学指导防控。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印发《加强柑橘黄龙病科学防控及安全用药的通知》,对科学防控、安全用药等统一推介和指导。各级农业农村部门适时组织农技人员下沉一线,指导动员农户以乡镇、村组为单位,统一时间实施联防联控、统防统治,压低木虱种群密度,降低病害传播扩散风险。同时,广泛开展科普培训,累计举办培训500多期、2.5万人次,让果农知晓黄龙病“可防可控、不可治”,以及统防木虱的重要性,为防控营造良好氛围。目前,组织柑橘木虱防治1105万亩次,其中统防统治542万亩次、占49%。
三是加大补贴,开展病树清理和果园改造。利用“新知卫星地图”、无人机拍摄及人工智能微信小程序等,线下拍照上传、线上精准识别,对果园进行全面排查,摸清黄龙病发生分布情况。各级财政筹措1000多万元,对砍伐病树进行补贴,动员农户自觉铲除病株。同时,结合耕地“非粮化”整治行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旱改水等项目和资金,按照“宜粮则粮、宜果则果、宜菜则菜”的原则,通过补贴措施,推进失管、半失管发病果园改造,引导农户优先种植粮食作物,因地制宜改种甘蔗、辣椒等经济作物。目前,已完成砍伐病株1450多万株,清理果园27.5万亩、改造果园13.1万亩。
四是严格监管,打击违法用药和违规种苗。2月份以来,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组织开展种苗、药肥等农业投入品专项执法检查行动。在柑橘黄龙病用药方面,重点检查农资销售门店和互联网经营企业,打击虚假宣传、滥用抗生素、生产销售禁用农药等违法行为,保障用药安全,推动砍伐病树措施落实。在种子种苗方面,重点检查柑橘种苗生产基地及批发零售市场,加大苗木抽检比例,打击违规生产、运输、销售柑橘种苗行为,严防黄龙病随柑橘苗木传播扩散。据统计,全区已累计出动执法人员6046人次,检查农资门店7381个,苗木基地170个、市场701个,销毁染疫及高风险苗木1.1万株。(全国农技推广网)
【编辑:史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