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农科院李娟:编辑种子基因的剪刀手

“这一批水稻材料长势喜人,有不少已经可以收种了。”3月25日,李娟从海南省三亚市的南繁基地传来好消息。每年,李娟和团队都会将从我省收获的水稻材料送往南繁基地进行繁殖和选育,这样一年可以繁育两到三代,加速育种过程、缩短育种年限,并鉴定育种材料的性状。实地考察育种材料的生长情况,李娟的内心十分忐...

来源:安徽青年报   |   时间:2024年3月31日

搭建“智慧慈利”协作平台,求真务实奋力谱写“慈利新篇章”

山美水美慈利美,经济腾飞靠领队。初春时节,走进“中国最美休闲旅游度假名县”慈利,到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县城里街道宽敞明亮、平坦整齐,广场上市民翩翩起舞、笑语欢声,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农村里草绿莺飞、流水潺潺,村民们已经开始整田备耕、修渠锄草,人人都憧憬着今年风调雨顺、仓满猪肥,有...

来源:《智慧中国》融媒体中心   |   时间:2024年3月30日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桂建芳院士——培育更多优良鲫鱼品种

人物小传 桂建芳:1956年6月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长、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中国动物学会副理事长、鱼类学分会理事长、中国水产学会副理事长。创新多倍体银鲫和全雄黄颡鱼遗传育种技术路线,主持或合作培育水产新品种4个。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4年3月25日

攥紧粮食种子 端稳“中国饭碗”——黑龙江省农科院攀登奖获得者聂守军

“2023年,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连续14年居全国第一,我为龙江农业大丰收由衷地感到自豪和骄傲。我最大的理想就是让黑龙江的每一寸黑土地都种上我们亲手选育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副院长聂守军一聊起粮食,便滔滔不绝讲起他的“丰收梦”。 深耕黑...

来源: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   时间:2024年3月24日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院长路战远——让贫瘠土地释放更大潜力

路战远在操作实验仪器。 人物小传 路战远:1964年生,内蒙古宁城人,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院长、内蒙古大学和河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他长期从事土壤耕作与作物栽培等方面研究工作,在我国农牧交错区农田生态保育和保护性耕作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开创性研究成果。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国际国内专利授权117件,2019年获...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4年3月21日

王伶俐:“90后”新农人和她的七千亩田

明媚春日,在位于成都平原粮食主产区的四川成都崇州市,油菜花正在盛放,忙碌的春耕备耕正在进行。 在崇州市杨柳土地股份合作社,“90后”农业职业经理人王伶俐和父亲在育秧田边查看土地平整情况,为4月初水稻育秧做准备。这里的7000亩田,都是这个留着齐刘海的女生在管理。 7000亩田是什么概念?王伶俐打了个比...

来源:新华网   |   时间:2024年3月17日

重庆市油菜产业体系首席专家黄桃翠:“不像”科学家的科学家

初见黄桃翠,给人的印象是随和爱笑。45岁的她是两个男孩的妈妈,也是重庆市油菜产业体系首席专家、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油菜团队负责人。10多年来,她带领科研团队突破了传统油菜“三斤菜籽榨一斤油”的瓶颈,实现了“两斤菜籽榨一斤油”的提升。其团队研发的庆油11号是目前我国冬油菜区含油量最高的油菜...

来源:重庆日报   |   时间:2024年3月9日

全国人大代表卢丹:“甜书记”的甜蜜事业

“有人夸我的李子甜,有人叫我甜书记,我干的事业确实是个甜蜜的事业,因为它能让我的村民换来甜蜜的日子。”今年2月14日,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六马镇致富村村支书、村主任卢丹亮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频道,在“2024年首届中国农民工迎春联欢会”上作了这样精彩的介...

来源:多彩贵州网   |   时间:2024年3月4日

在广袤田野上绽放青春之花

马晓丽(右一)在指导果农们种植柑橘。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供图 梁名双在查看蓝莓长势。 吴志柳摄 徐锋在给实验品种西瓜整枝疏果。 受访者供图 贵州省黔西市雨朵镇乡村振兴示范点。 周训超摄(影像中国) 徐锋: 以科技助力增产增收 初春时节,走进湖北省石首市天字号瓜蔬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的蔬菜大棚,一股暖意扑面而...

时间:2024年3月4日

马金莲代表——找准需求 探索农村养老举措

“我们村依山傍水、交通便利,有条件开发康养、医养、旅居养老,希望养老院能尽早运营起来。”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薛村镇小成村村委会主任马金莲充满期待。春节假期过后,薛村镇养老院的建设工地又忙碌了起来,马金莲天天跑工地,关注进展,了解情况。 这一年来,马金莲走访调研了山东、陕西等地许...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4年3月3日

罗桢彬:坚守初心 做有情怀勇担当的农业人

作为一名农业工作者,他始终做农民朋友增收致富的“引路人”,从群众的需求着手,干实事,实干事;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他将农业工作和委员担当深入融合,认真参政议政,始终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履行好一名政协委员的职责。他就是延安市第六届政协委员、甘泉县蔬菜技术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罗桢彬。...

来源:陕西省农业农村厅   |   时间:2024年2月28日

刘建军:用法治之手护航种业振兴

2月20日,济南天气阴沉、寒风阵阵,但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温室里正孕育着新的生机,处于幼苗、拔节、孕穗和灌浆等不同生长时期的小麦试验材料茁壮成长。 “你看到的这些试验材料,是自2023年12月到2024年1月,我陆续从大田里移过来的,用于开展抗病分子聚合育种研究,培育兼抗赤霉病、白粉病和条锈病等多种病害及抗逆的...

来源:大众日报   |   时间:2024年2月24日

山西省农科院牛自勉:长在果树上的“牛博士”

牛自勉,果树学博士,山西省农科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研究员,山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水果产业体系首席专家。“山西省青年学科带头人”“山西省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突出贡献专家”“山西省科技奉献一等奖” “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胸前的“军功章”不...

时间:2024年2月14日

她给中国蔬菜装上“中国芯”

“女性科研工作者想要做出科研成果,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山东农业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段巧红是一位优秀的女科学家,她长期从事十字花科植物受精机理研究。 6年来,段巧红带领团队潜心研究关键育种技术、开展种源关键技术攻关,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多篇重要成果论文,用理论突破和技术创新为中国十字花科...

来源:科学网   |   时间:2024年2月12日

张福耀:钟爱高梁种业,执着追求40载

张福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研究员、高粱遗传与种质创新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山西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国务院特贴专家,国家高粱产业技术体系育种研究室主任、高粱育种岗位科学家(2008-2015),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山西省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 他获得国家发明三等奖1...

来源:后稷网   |   时间:2024年2月11日

甘肃治沙再添殊荣!徐先英荣获“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

新甘肃客户端兰州1月19日讯:今天上午,“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徐先英荣获“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 工程师是推动工程科技发展的创新主体,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首次开展的“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受表彰的工程师个人和...

时间:2024年1月21日

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裴东的核桃情缘

“核桃技术创新要在生产一线找问题、解难题,为农民办实事、解民忧。”这是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裴东工作30多年来始终不变的信条。 裴东,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研究员。自1992年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从事核桃良种培育研究和科技推广工作,足迹踏遍了全国22个省(区、市)的所有核桃产区和分布区。她带领核桃产业...

来源:中国林科院   |   时间:2024年1月20日

为农民服务40余年乐此不疲 农技员"田师傅"怎么做到的?

田泽轩在为果树修剪枝叶。  本报记者 吴 君摄 田泽轩(右二)在查看农作物生长情况。  受访者供图 人物小传 田泽轩,1958年出生于湖北省恩施县红土乡,恩施市七里坪街道办事处农业技术服务站农技员。自1980年工作以来,他已为当地农民服务了40余年。他推广种植杂交水稻,研究并推广鱼腥草种植技术,助力农民增收,曾...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4年1月18日

乡村振兴领头雁 服务群众贴心人 ——记湖北口回族乡小新川村党支部书记翁新强

翁新强,男,汉族,1987年11月生,中共党员,现任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小新川村党支部书记,郧西团县委兼职副书记,郧西县优品五味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始终要求自己,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优异的工作成绩,赢得了村民们的一致认可。先后荣获“全国...

来源:郧西党建   |   时间:2023年12月30日

“中国好人”刘中良:“解决田间难题是我的初心”

“解决田间难题是我的初心”——访“中国好人”山东省泰安市农业科学院蔬菜所副所长刘中良 “这种口感番茄在市面上价格能卖到15元一斤,很多居民都是成箱成箱地购买的……” 提起近几年培育的新品种番茄,山东省泰安市农业科学院蔬菜所副所长刘中良兴致很高,不厌其烦...

来源:中国文明网   |   时间:2023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