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启动十大科技攻关行动
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在京召开科技攻关行动部署会,启动实施十大科技攻关行动。十大科技攻关行动聚焦“三农”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重大科技问题,包括主粮作物产能提升、家畜保供提质、家禽保供提质、大豆油料产能提升、盐碱地综合利用、外来入侵物种防控、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业生物合成、乡村产业振兴、乡...

良种+智慧栽培技术 为新疆棉种植插上“科技翅膀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以下简称“中棉所”)、华中农业大学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湾市政府、新疆赛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新疆楚创高科种业有限公司、飞拓智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等承办的优质棉花新品种华棉702与智慧栽培技术集成示范现场观摩会在沙湾召开。 据悉,此次观摩会通过“现场观...

科技种田向云端
一台机器狗正在太空育种中草药繁育基地内“巡逻”。人民网记者 时雨摄 “有了航天小迪,数据采集变得既快捷又准确,真正实现了无人化巡检。”炎炎夏日,走进江西航天红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航天植物工厂中草药繁育车间,90后“新农人”孙浩亮指着大棚里正“忙里忙外”的机器狗自...
2024年国际蜂联亚洲区域研讨会在北京举办
9月2-4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主办的2024年国际蜂联亚洲区域研讨会在北京市密云区举办,会议主题为“蜜蜂,让生活更美好”。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吴孔明出席会议并致辞,北京市副市长穆鹏出席会议并宣布开幕。国际蜂联主席杰夫·佩蒂斯、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辛国昌、北京...
粮食产能综合提升院士龙江行恳谈会在哈举办
9月3日,粮食产能综合提升院士龙江行恳谈会在哈尔滨市举办。中国工程院邓秀新副院长、刘旭、张守攻、陈温福、金宁一、张洪程、蒋剑春、包振民、张佳宝9位院士围绕实现我省千万吨粮食增产计划建言献策。副省长张起翔主持会议并讲话。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佳宝建议我省立足本地黑土地保护现状,...
甘肃省玉米研究中心获批成立
为解决玉米种质资源产业发展短板,加快推动全省玉米种业高质量发展,8月26日上午,省农科院举办甘肃省玉米种业发展学术报告会,并宣布获批成立甘肃省玉米研究中心。 报告会上,中国农业大学赖锦盛教授、亚洲湾国家实验室高级科学家张祖新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王天宇研究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薛吉全教授分别围绕“玉米...

让科技成果真正实现创新价值
赵桂苹(左一)团队与企业技术人员在查看雏鸡品种质量。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供图 如何促进科技成果加快转移转化?如何保障科研人员在转化收益分配上享有更大自主权?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以下简称“牧医所”)深入推进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工作,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和制度建设,...

天涯海角追光不辍 他们给玉米装上“中国芯”
8月21日,枝江七星台镇陈家港村,数台套联合收割机开始收割成熟的玉米,开启今年的秋收作业。枝江市今年玉米种植面积达24.98万亩,总产量预计达到6.54万吨,预计9月底收割完毕。 (刘曙松、李巧爱、毛晓娜 摄) 在中午火辣阳光下,身着长布衫、肩挎工具包、脚穿解放鞋……在十堰,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仅常年...

马铃薯种质创新及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大同召开
后稷网讯 近日,2024年中国大同马铃薯种质创新及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山西大同召开。大会以“种质创新、推动产业发展”为主题,由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主办,山西省现代农业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马铃薯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大同试验站、山西农业大学(山西...
黑龙江省甜瓜新品种与新技术示范推广现场观摩交流会举办
近日,黑龙江省甜瓜新品种与新技术示范推广现场观摩交流会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庆分院安达育种示范基地举办。 观摩会展示了龙庆系列薄皮甜瓜新品种10余个,优良杂交组合80余个,省内育种家优良品种50余个。还展示了薄皮甜瓜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甜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甜瓜抢早栽培技术等主要栽培技术。 “甜瓜已...
中国农科院:苦荞易脱壳新品种“中荞121”实现成果转化
8月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与湘西盛世御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举行苦荞新品种“中荞121”转让签约仪式。“中荞121”是中国农科院作科所联合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等国内多家单位历时8年培育的新品种,该品种已通过云南省审定,具有高产、广适,...
北京农林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喜获首个牛类产品新兽药注册证书
近日,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牵头研制的“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获得农业农村部颁发的二类新兽药注册证书(证号:(2024)新兽药证字40号)。该产品由李永清研究员团队主导研发,是基于真核表达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病毒囊膜蛋白抗原及其高度亲和力单克隆抗体建立的竞争ELISA...
8年育出荞麦新品种 成果转化创造新产业
历时8年,选用国家作物种质库中唯一一份易脱壳材料,中国农科院作科所联合国内多家单位,育成高产、广适、易脱壳的苦荞新品种。近日,该品种正式完成成果转化。 新品种“中荞121”。中国农科院作科所供图 荞麦起源于我国,具有降血脂和抗血栓等较高保健价值,是一些高海拔冷凉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对于区域特色...
河南省农科院科技赋能 新县开启产业振兴新篇章
8月2日,河南省农科院在新县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科技支撑行动计划——优质草畜专项健康养殖技术培训会。此次活动汇聚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生猪疫病防控、动物营养与猪病检测、蜜蜂健康养殖等领域的顶尖专家,为新县养殖业带来了前沿的科技支持与指导,吸引超过150名养殖场(户)代表积极参与...
从一粒良种到一碗好饭一粒
连绵的山丘,金黄的稻田,饱满的稻穗……大暑时节,省农科院超级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在吉水县召开特优杂交水稻香禾优明月丝苗“晚稻早种—连种模式”早季测产验收活动,蓝天白云之下,收割机“轰轰轰”来回奔忙,一幅风吹稻浪的丰收图景映入记者眼帘。 香禾优明月丝苗,是省农科院超级水...
致全国农业科技界《“弘扬科学家精神、共建创新好生态”倡议书》
7月19日,中国农业科技管理研究会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院研究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及各省级农业科学院等30余家单位,联合发布《“弘扬科学家精神、共建创新好生态”倡议书》,号召全国农业科技界自觉履行责任义务,共同推进形成崇尚科学的创新生态和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 倡议书内容如下。 一、主...
从靠天吃饭到吃科技饭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跟随江西省科技特派团修水水稻团(以下简称“水稻团”)成员、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稻所”)专家,一同前往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山口镇。专家们要为当地的菌根共生稻新品种“赣菌稻1号”测产。 晌午时分,车辆驶入该镇桃坪村。晴空下,青山江将数千亩高...
三代人四十年,填补饲草研发世界空白
一棵苏丹草,为何值得一支高校研究团队前后三代人花了四十年时间扑在田间地头接力研究,屡屡突破技术关卡,在专业细分领域不断填补世界空白? 不久前,安徽科技学院研发团队利用5年时间在全球首次破译了苏丹草基因组,填补了全球苏丹草基因组测序和组装空白,极大缩短了新品种培育时间,为牛羊等草食动物提供了更加安全的营...
广东推出豇豆绿色生产技术可降低90%病害
全新绿色生产技术方案问世,为豇豆生产成本与食品安全找到新的平衡点。日前,该技术的现场观摩交流会举行,吸引来自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浙江大学、贵州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海南省农科院蔬菜所等机构专家齐聚湛江现场。 该技术方案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下称“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下称“蔬菜所&rdquo...
福建省果树新品种权单笔转让价最高纪录刷新
廖汝玉(左)向蔡振平(右)介绍“晚黄金”品种特性。 15日,福建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与福建天意红肉蜜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意公司”)在福州举行签约仪式,前者以300万元的价格,向后者转让该所育成的油柰品种“晚黄金”植物新品种权。此次转让创造了全省果树类植物新品种权单笔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