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全省首个国家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库揭牌
近日,国家食用菌种质资源库(福建)在福州市揭牌。这是我省首个国家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库,目前全国仅6家单位进入国家食用菌种质资源专业库布局。 国家食用菌种质资源库(福建)依托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建设,可保藏菌株约5万株(份)。目前,该资源库已保藏食用菌菌株近1700株,各类遗传物质和杂交中间体等育种材料3000...
江苏省农科院2024年媒体行活动成功举办
为宣传江苏省农科院在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中的成效,持续传递农科好声音,不断提升行业影响力,6月12-13日,江苏省农科院办公室组织开展2024年媒体行活动。活动邀请农民日报、人民网、新华日报、江苏卫视、新华网、中国江苏网、江苏科技报、现代快报、扬子晚报等多家中央、省级媒体记者围绕“科技创新:赋...
“新冬60号”高产亮相 莎车麦农笑开颜
眼下正值小麦丰收期,6月18日,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联合多家单位,对莎车县伊什库力乡巴格万村农民种植的140亩“新冬60号”小麦新品种高产示范田进行了实收测产。结果显示,随机抽取的3.056亩小麦实收折合亩产高达648.18公斤,显著超过了去年同地的产量。 村民阿卜杜热西提·图尔荪高兴地说:&ldq...
晋中国家农高区育出优质脱毒甘薯种苗
6月13日,走进晋中国家农高区设施农业示范基地的科技大棚里,一株株脱毒甘薯苗长势喜人,这批苗子是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科院)和晋中国家农高区共同落地开展的专用型甘薯增产提质关键技术脱毒健康种苗。 “以前育的苗子不脱毒,长得好的能产到4000斤,不好的可能就两三千斤。而这种脱毒健康种苗,能保证5000斤&mdas...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育种专家范春捆选育新品种 水稻种上雪域高原
西藏加查县冷达乡巴达村的稻田里,绿浪滚滚,秧苗长势喜人,酝酿着新一季的丰收。 “雨水和积温都好于去年,看样子今年收成又错不了。”乡长次旦扎西说,“去年我们在村里试种了20亩水稻,平均亩产1100多斤。” 巴达村,典型的高原村庄,海拔3175米,村里的大田作物种植一直以青稞、冬小麦为主。对村民...
我国科研人员牵头解码全球小麦种质资源“宝库”
记者18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了解到,科研人员引进和利用二十世纪初收集的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的小麦种质资源,综合运用基因组学、遗传学、生物信息学和分子生物学,量化并验证了当前小麦育种中未被利用的大量的优异变异,对于突破小麦育种障碍、培育新一代高产优质小麦品种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成果北京时...
山西首个自主杂交培育酿酒葡萄新品种通过审定
6月17日,记者从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获悉,该所选育的酿酒葡萄新品种“比诺兰”,通过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林木品种审定。该品种是山西省通过自主杂交培育的首个酿酒葡萄新品种,为我国本土优质酿酒葡萄品种再添一员“新兵”。 山西省果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
科技加持“一杯好茶” 广西黄茶获全国大赛金奖
银黄鲜润的外形,杏黄明亮的茶汤,甜香扑鼻而来,入口的滋味鲜醇甘甜,初次“遇见”,色香味俱佳的“桂黄韵”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6月4日,记者从第九届中国黄茶斗茶大赛了解到,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茶叶加工研究团队研制的“桂黄韵”黄茶产品荣获黄大茶类金奖。黄茶作为中国六大...
水果变甜,是错觉吗?夏季水果背后藏着怎样的“甜蜜”密码
超市里上市的黄瓤西瓜、香气四溢的阳山水蜜桃、五彩缤纷的樱桃番茄……夏日炎炎,一大波时令水果正在“排队”上市,让市民家中的“果盘子”越来越丰富。 水果的甜度、口感,都由什么来决定?我们熟悉的水果,是否每年都在悄然发生变化?记者采访了江苏省农科院专家,探索夏季水果越来越&ld...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在沈阳举办马铃薯学术交流会
6月5日至6日,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和“一带一路”农作物育种东北区域科技创新院共同主办的马铃薯学术交流会在沈阳召开,69名专家和学者到场参会,共同探讨马铃薯种质资源创新和产业发展。 中国是马铃薯种植大国。2015年,总部位于秘鲁的国际马铃薯中心在中国设立亚太中心,与各地学术机构...

上海市农科院新品种南瓜获丰收
这是5月30日在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庄行综合实验基地拍摄的“红栗1号”南瓜。 马坤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的一名高级农艺师,自2003年开始从事特色南瓜新品种研究,带领团队进行南瓜新品种创新。目前,他们在春季温室设施中种植的600多个南瓜品种和育种材料喜获丰收。 这是5月30日在上海...

番茄、西瓜都有好几种颜色,240余份蔬菜新品种云集观摩会
6月5日,在济南长清区农耕示范园中,日常见惯的瓜果蔬菜有了新模样:酸甜可口的小番茄,有着奶白、橙红、金黄、粉红、迷彩等多种颜色;藤蔓上垂挂的小西瓜切开后,红瓤、黄壤,甚至还有红黄相间的彩色瓤;就连餐桌上常见的茄子表皮都长满了花纹。 颜色各异的口感番茄。 这场田间展览是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组织召...
中国热科院在木薯细胞体积调控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热科院生物所、热带作物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木薯种质创新与品种改良研究团队在木薯细胞体积调控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团队以木薯纤维素合成酶A1基因启动子(MeCesA1pro)为诱饵,通过酵母单杂交筛库鉴定到三螺旋转录因子MeGT2.6,利用分子互作、木薯遗传转化和表型鉴定等方式,发现MeGT2.6在调控纤维素合成...
“小麦—冰草”远缘杂交新种质为我国小麦种业创新注入新基因
近日,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原中心举办的“小麦-冰草”系列种质田间观摩活动上,国审新品种“普冰03”等90个“小麦-冰草”远缘杂交新种质获得40余家育种单位、企业代表的好评,该系列种质材料升级换代后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在多花多实特性的基础上,株型紧凑、叶片直立,对...
突出高产优质和抗逆抗病特性 我国审定通过135个小麦新品种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品种审定公告,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根据《种子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关规定,严格审核把关,审定通过了135个小麦新品种。 “从审定品种情况看,新进展体现在高产优质和抗逆抗病。” 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突出高产优质,支撑大面积单产提升和产业提质增效。尊麦...

黑龙江唯一!他入选首届“全国科创名匠”选树宣传名单
在第8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发布20名首届“全国科创名匠”选树宣传名单,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纪委书记、副院长聂守军研究员成为黑龙江省唯一一位入选者。 聂守军在田间做记录 聂守军扎根寒地水稻育种事业近30年,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中国粮食”...
量质双优 “济麦44”“西农172”种出万顷丰收田
五月的关中平原,麦浪翻滚。 5月18日,在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陕西鑫晟禾优良小麦试验示范基地,500余亩的优良品种小麦青黄相间,已趋近成熟,饱满的麦穗散发着清香,积聚着丰收的力量。 这里正在举办国审高产强筋小麦“济麦44”“西农172”品鉴观摩会,“济麦44”“西农172”&ldquo...
福建省科学家创新水稻定向改良技术——神奇的基因“魔剪”
近日,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张建福研究员、谢华安院士团队,在国际一流学术期刊《植物生物技术杂志》上发表了题为《水稻基于多重基因组编辑的快速定向改良复杂性状》的研究论文。该成果不仅建立了适应水稻品种改良需求的快速育种体系和模型,也为研究复杂性状的调控网络提供了借鉴。 如同一把神奇的“剪刀”,...
微生物菌剂助力河北旱碱麦种植示范区增产20%以上
“经专家检测,施用微生物菌剂的旱碱麦种植示范区小麦在株高、亩穗数、穗粒数、产量等方面均较未施用微生物菌剂的对照区小麦显著增加,增产20%以上。”这是记者从5月23日在河北省沧州市沧县召开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华北麦玉两熟区生物障碍消减与健康土壤培育技术模式及应用”旱碱麦微生物菌剂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