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农科院新品种南瓜获丰收

这是5月30日在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庄行综合实验基地拍摄的“红栗1号”南瓜。 马坤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的一名高级农艺师,自2003年开始从事特色南瓜新品种研究,带领团队进行南瓜新品种创新。目前,他们在春季温室设施中种植的600多个南瓜品种和育种材料喜获丰收。      这是5月30日在上海...

来源:新华社   |   时间:2024年6月9日

番茄、西瓜都有好几种颜色,240余份蔬菜新品种云集观摩会

6月5日,在济南长清区农耕示范园中,日常见惯的瓜果蔬菜有了新模样:酸甜可口的小番茄,有着奶白、橙红、金黄、粉红、迷彩等多种颜色;藤蔓上垂挂的小西瓜切开后,红瓤、黄壤,甚至还有红黄相间的彩色瓤;就连餐桌上常见的茄子表皮都长满了花纹。 颜色各异的口感番茄。 这场田间展览是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组织召...

来源:农村大众客户端   |   时间:2024年6月9日

中国热科院在木薯细胞体积调控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热科院生物所、热带作物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木薯种质创新与品种改良研究团队在木薯细胞体积调控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团队以木薯纤维素合成酶A1基因启动子(MeCesA1pro)为诱饵,通过酵母单杂交筛库鉴定到三螺旋转录因子MeGT2.6,利用分子互作、木薯遗传转化和表型鉴定等方式,发现MeGT2.6在调控纤维素合成...

来源: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   时间:2024年6月9日

“小麦—冰草”远缘杂交新种质为我国小麦种业创新注入新基因

近日,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原中心举办的“小麦-冰草”系列种质田间观摩活动上,国审新品种“普冰03”等90个“小麦-冰草”远缘杂交新种质获得40余家育种单位、企业代表的好评,该系列种质材料升级换代后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在多花多实特性的基础上,株型紧凑、叶片直立,对...

来源: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   |   时间:2024年6月6日

突出高产优质和抗逆抗病特性 我国审定通过135个小麦新品种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品种审定公告,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根据《种子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关规定,严格审核把关,审定通过了135个小麦新品种。 “从审定品种情况看,新进展体现在高产优质和抗逆抗病。” 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突出高产优质,支撑大面积单产提升和产业提质增效。尊麦...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4年6月6日

黑龙江唯一!他入选首届“全国科创名匠”选树宣传名单

在第8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发布20名首届“全国科创名匠”选树宣传名单,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纪委书记、副院长聂守军研究员成为黑龙江省唯一一位入选者。 聂守军在田间做记录 聂守军扎根寒地水稻育种事业近30年,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中国粮食”...

来源: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   时间:2024年6月2日

量质双优 “济麦44”“西农172”种出万顷丰收田

五月的关中平原,麦浪翻滚。 5月18日,在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陕西鑫晟禾优良小麦试验示范基地,500余亩的优良品种小麦青黄相间,已趋近成熟,饱满的麦穗散发着清香,积聚着丰收的力量。 这里正在举办国审高产强筋小麦“济麦44”“西农172”品鉴观摩会,“济麦44”“西农172”&ldquo...

来源:农业科技报   |   时间:2024年6月2日

福建省科学家创新水稻定向改良技术——神奇的基因“魔剪”

近日,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张建福研究员、谢华安院士团队,在国际一流学术期刊《植物生物技术杂志》上发表了题为《水稻基于多重基因组编辑的快速定向改良复杂性状》的研究论文。该成果不仅建立了适应水稻品种改良需求的快速育种体系和模型,也为研究复杂性状的调控网络提供了借鉴。 如同一把神奇的“剪刀”,...

来源:东南网   |   时间:2024年6月1日

微生物菌剂助力河北旱碱麦种植示范区增产20%以上

“经专家检测,施用微生物菌剂的旱碱麦种植示范区小麦在株高、亩穗数、穗粒数、产量等方面均较未施用微生物菌剂的对照区小麦显著增加,增产20%以上。”这是记者从5月23日在河北省沧州市沧县召开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华北麦玉两熟区生物障碍消减与健康土壤培育技术模式及应用”旱碱麦微生物菌剂应用...

来源:河北日报   |   时间:2024年5月30日

甘肃农垦亚盛农业研究院:为百合产业选育优良品种

走进位于亚盛农业研究院的农业农村部耕地保育技术重点实验室,整齐摆放的兰州百合脱毒试管苗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多年来,亚盛农业研究院一直从事百合种质资源收集、优良新品种选育和脱毒良种繁育等工作。 甜美的兰州百合,因独特风味深受消费者喜爱,是兰州及周边干旱山区的重要特色农业产业。然而,近年来兰州百合产业独...

来源:农民日报   |   时间:2024年5月30日

高产高效节水 我国棉花标准化生产技术再获突破

近日,由新疆农业大学等单位共同承担的“棉花优质高产高效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示范”项目通过验收。该项目以“降成本、提品质、增效益”为目标,围绕棉花高产高效节水开展了一系列理论、模式及产品创新,棉花标准化生产技术取得全方位突破,将为棉花稳产增产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据了解,该项目为新疆&...

来源:科技日报   |   时间:2024年5月29日

我国棉花标准化生产技术获突破

4月23日,在新疆沙湾市,播种机在棉田里播种棉花。 新华社发(马金明摄) 记者5月24日获悉,由新疆农业大学等单位共同承担的“棉花优质高产高效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示范”项目近日通过验收。该项目以“降成本、提品质、增效益”为目标,围绕棉花高产高效节水开展了一系列理论、模式及产品创新,使棉花...

来源:新华社   |   时间:2024年5月28日

中国热科院首次获授油棕植物新品种权

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2014年第12号公告,中国热科院油棕团队2个油棕品种获植物新品种权,标志着我国油棕新品种培育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对加快新品种示范推广,助力我国油棕产业开发、保障食用油安全供给具有积极意义。 此次公告授权的新品种权为“热油40号”、“热油5号”,这是我国首次授予油棕...

来源: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   时间:2024年5月28日

在盐碱地上开花结荚!油菜耐盐碱新品种测产喜人

5月21日, “耐盐碱抗旱油菜新品种设计与培育”项目推进会在盐城市大丰区东方绿洲现代农业园召开。在这片平均盐分达5.3‰的中度滨海盐渍土上,项目阶段性创新成果油菜新品种 “宁杂811”丰收在望,经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田间评价,示范田的理论产量达289.2公斤/亩,比当地同...

来源:新华日报   |   时间:2024年5月26日

山东万亩麦田新品竞秀,鲁研951、济麦44成耀眼新星

小满时节的齐鲁大地,阳光炙烈,麦浪翻滚,广袤的麦田正由绿转黄,一株株小麦铆足力气充盈籽粒,酝酿着丰收的希望。 5月23日,山东省农科院小麦新品种暨国家制种大县(兖州)万亩高产方现场观摩会在济宁市兖州区召开。30余个小麦新品种同台竞秀,各展风采,其中,高产广适多抗小麦新品种鲁研951和超强筋小麦新品种济麦44以...

来源:大众日报   |   时间:2024年5月26日

新疆发掘218份优异农作物种质资源

黄瓤红籽的西瓜、种子无绒的棉花、株型紧凑的无刺红花资源、可用于食用色素提取的紫红色玉米资源……科研团队通过鉴定评价,从几年来搜集的2万余份农作物种质资源中发掘了218份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优异种质资源。 近日,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召开自治区财政专项种业发展项目“农作物种质资源...

来源:乌鲁木齐晚报   |   时间:2024年5月26日

中国热科院椰子所在椰子体胚发育轨迹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中国热科院椰子所、热带作物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热带棕榈作物生物育种团队在椰子体胚发育轨迹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利用单细胞转录组技术(scRNA-seq)构建了椰子合子胚(ZE)、胚性愈伤组织(EC)和体细胞胚(SE)的单细胞图谱及发育轨迹,挖掘了CnGRF12等潜在发育调控因子。   椰子(Cocos nucifera L.)全球种植...

来源: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   时间:2024年5月24日

山西“长杂谷2922”实现省外万亩订单种植

4月23日至5月8日,山西省谷子产业技术体系副首席专家王军研究员、岗位专家李会霞研究员两次到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对丰镇市新型农资合作社今年在该县推广种植的万亩“长杂谷2922”种植基地进行播种期田间技术培训指导。种植基地采取订单种植的方式,生产的谷子将全部由山西晋怡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收购...

来源:山西日报   |   时间:2024年5月22日

长三角“西甜瓜界”发展论坛共话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加速培育西甜瓜产业领域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推动西甜瓜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西甜瓜产业链和供应链有效衔接,持续深化西甜瓜产业市场共构共享、品牌共建共推,实现长三角地区西甜瓜产业高质量发展,近日,长三角西甜瓜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金山区举行。 本次论坛以“合作共享 甜蜜长三角”为主题,全国西甜瓜产业...

来源:东方城乡报   |   时间:2024年5月19日

重庆首次成功繁殖长江鲟子二代鱼苗

历时9年,重庆市水产科学研究所首次成功繁殖出长江鲟子二代鱼苗,标志着重庆在长江鲟种质资源保护研究领域再次取得新突破。在市水研所南川基地孵化车间,研究人员正在观察刚刚孵化出来的长江鲟子二代鱼苗。这批幼苗共有1000多尾,个头比蝌蚪还袖珍。据介绍,长江鲟亲本的成熟时间比较长,一般要6到8年才能性成熟,对人工繁...

来源:重庆广电   |   时间:2024年5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