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垦亚盛农业研究院:为百合产业选育优良品种
走进位于亚盛农业研究院的农业农村部耕地保育技术重点实验室,整齐摆放的兰州百合脱毒试管苗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多年来,亚盛农业研究院一直从事百合种质资源收集、优良新品种选育和脱毒良种繁育等工作。 甜美的兰州百合,因独特风味深受消费者喜爱,是兰州及周边干旱山区的重要特色农业产业。然而,近年来兰州百合产业独...
高产高效节水 我国棉花标准化生产技术再获突破
近日,由新疆农业大学等单位共同承担的“棉花优质高产高效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示范”项目通过验收。该项目以“降成本、提品质、增效益”为目标,围绕棉花高产高效节水开展了一系列理论、模式及产品创新,棉花标准化生产技术取得全方位突破,将为棉花稳产增产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据了解,该项目为新疆&...

我国棉花标准化生产技术获突破
4月23日,在新疆沙湾市,播种机在棉田里播种棉花。 新华社发(马金明摄) 记者5月24日获悉,由新疆农业大学等单位共同承担的“棉花优质高产高效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示范”项目近日通过验收。该项目以“降成本、提品质、增效益”为目标,围绕棉花高产高效节水开展了一系列理论、模式及产品创新,使棉花...
中国热科院首次获授油棕植物新品种权
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2014年第12号公告,中国热科院油棕团队2个油棕品种获植物新品种权,标志着我国油棕新品种培育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对加快新品种示范推广,助力我国油棕产业开发、保障食用油安全供给具有积极意义。 此次公告授权的新品种权为“热油40号”、“热油5号”,这是我国首次授予油棕...
在盐碱地上开花结荚!油菜耐盐碱新品种测产喜人
5月21日, “耐盐碱抗旱油菜新品种设计与培育”项目推进会在盐城市大丰区东方绿洲现代农业园召开。在这片平均盐分达5.3‰的中度滨海盐渍土上,项目阶段性创新成果油菜新品种 “宁杂811”丰收在望,经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田间评价,示范田的理论产量达289.2公斤/亩,比当地同...
山东万亩麦田新品竞秀,鲁研951、济麦44成耀眼新星
小满时节的齐鲁大地,阳光炙烈,麦浪翻滚,广袤的麦田正由绿转黄,一株株小麦铆足力气充盈籽粒,酝酿着丰收的希望。 5月23日,山东省农科院小麦新品种暨国家制种大县(兖州)万亩高产方现场观摩会在济宁市兖州区召开。30余个小麦新品种同台竞秀,各展风采,其中,高产广适多抗小麦新品种鲁研951和超强筋小麦新品种济麦44以...
新疆发掘218份优异农作物种质资源
黄瓤红籽的西瓜、种子无绒的棉花、株型紧凑的无刺红花资源、可用于食用色素提取的紫红色玉米资源……科研团队通过鉴定评价,从几年来搜集的2万余份农作物种质资源中发掘了218份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优异种质资源。 近日,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召开自治区财政专项种业发展项目“农作物种质资源...
中国热科院椰子所在椰子体胚发育轨迹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中国热科院椰子所、热带作物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热带棕榈作物生物育种团队在椰子体胚发育轨迹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利用单细胞转录组技术(scRNA-seq)构建了椰子合子胚(ZE)、胚性愈伤组织(EC)和体细胞胚(SE)的单细胞图谱及发育轨迹,挖掘了CnGRF12等潜在发育调控因子。 椰子(Cocos nucifera L.)全球种植...
山西“长杂谷2922”实现省外万亩订单种植
4月23日至5月8日,山西省谷子产业技术体系副首席专家王军研究员、岗位专家李会霞研究员两次到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对丰镇市新型农资合作社今年在该县推广种植的万亩“长杂谷2922”种植基地进行播种期田间技术培训指导。种植基地采取订单种植的方式,生产的谷子将全部由山西晋怡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收购...
长三角“西甜瓜界”发展论坛共话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加速培育西甜瓜产业领域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推动西甜瓜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西甜瓜产业链和供应链有效衔接,持续深化西甜瓜产业市场共构共享、品牌共建共推,实现长三角地区西甜瓜产业高质量发展,近日,长三角西甜瓜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金山区举行。 本次论坛以“合作共享 甜蜜长三角”为主题,全国西甜瓜产业...
重庆首次成功繁殖长江鲟子二代鱼苗
历时9年,重庆市水产科学研究所首次成功繁殖出长江鲟子二代鱼苗,标志着重庆在长江鲟种质资源保护研究领域再次取得新突破。在市水研所南川基地孵化车间,研究人员正在观察刚刚孵化出来的长江鲟子二代鱼苗。这批幼苗共有1000多尾,个头比蝌蚪还袖珍。据介绍,长江鲟亲本的成熟时间比较长,一般要6到8年才能性成熟,对人工繁...
中国农科院助力“土特产”发展重大科技任务启动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启动会暨首期“三农科技沙龙”在湖北鹤峰召开。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学者、政府部门有关负责人、企业主体等重点围绕“乡村特色产业边界、发展评价与支持政策”进行了交流研讨,进一步明确了乡村特色产业的概念和产业边界...
天津水稻(小站稻)品种“金粳818”连续3年入选国家农业主导品种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推介发布2024年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通知》(农办科〔2024〕4号),组织遴选出2024年农业主导品种150个,其中水稻品种14个。天津市农科院科研团队选育水稻(小站稻)品种“金粳818”再次入选,这是继2022、2023年后,该品种再次入选国家农业主导品种。也是京津冀地...
全国首个农业领域病虫害大模型在皖发布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所谢成军与张洁团队联合安徽省农科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董伟团队,共同发布“图知农业病虫害大模型”,这是国内首个农业领域病虫害大模型。 据了解,我国严重危害农作物的病虫害种类有100多种,每年因病虫害导致粮食损失可达1400万吨。 此款大模型面向农业植保应用场景...
中国科研团队揭示花椰菜分步驯化历程
记者11日从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召开的新闻通气会获悉,天津市农业科学院花椰菜育种团队、农业基因组学团队与中国农业大学林涛团队合作取得重要研究成果,揭示了花椰菜分步驯化历程与花球形成分子机制,日前,世界顶级学术刊物之一的《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杂志介绍了这一最新科研成果。 “这项研究构建...
冻眠锁鲜技术让广东荔枝四季可食
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鲜荔枝啦!5月7日,广东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梁勤儒带队上线“广东民声热线”节目时,现场展示了“冻眠”10个月的荔枝。 去年以来,广东大力支持科研人员专项攻关解决荔枝保鲜难题,如今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已成功掌握了超低温保鲜锁鲜冻眠技术。“冻眠荔枝”解冻后,营...
滨海盐碱地综合利用创新联合体成立
5月11日,在河北省教育厅主办的高校盐碱地综合利用工作推进会上,来自京津冀鲁四地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共同成立滨海盐碱地综合利用创新联合体,探索政校企合力推动盐碱地综合利用的新模式、新路径。 据了解,滨海盐碱地综合利用创新联合体由省教育厅牵头,成员包括河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7家高校...
农科专家聚集新绛把脉西葫芦产业发展
5月10日,中国园艺学会南瓜研究分会2024年学术年会暨第二届西葫芦种业大会在新绛县召开,来自省内外的农科专家150余人聚集绛州古城为西葫芦产业的健康发展建言献策。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天来、中国种子协会副会长马淑萍、中国园艺学会南瓜研究分会会长孙小武等知名专家出席会议。 本次大会以“聚焦南瓜产业发展 促进种业...
民族“芯”动能 —— 首款国产固相育种芯片 “华麦芯65K”重磅发布
近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杂交小麦研究所种子检测研究室(“北京小麦种子检测中心”)牵头,组织苏州拉索生物芯片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单位,成功研发国内首款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密度固相小麦育种芯片——“华麦芯”普通小麦基因分型65K芯片(简称“华麦...
“云上黑山羊”基因身份证和50K育种芯片研发成功
记者近日从云南省科技厅了解到,省畜牧兽医科学院羊产业技术研发与应用创新团队成功研发出“云上黑山羊基因身份证”和“云上黑山羊50K育种芯片”,可用于“云上黑山羊”的精准鉴定,并提高其精准育种水平和育种效率。研发成果将为规范“云上黑山羊”种羊推广、提高种质价值、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