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农科院乡村振兴学院举行挂牌仪式
4月2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乡村振兴学院挂牌仪式在京举行,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科院院长吴孔明,院党组书记杨振海出席活动,并为乡村振兴学院领导颁发聘书。副院长叶玉江宣读了乡村振兴学院领导机构名单。挂牌仪式由副院长刘现武主持。 吴孔明指出,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
有望解决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卡脖子”难题
“轰隆隆,轰隆隆……”4月19日,在位于无棣县西小王镇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优质高产耐盐碱机采棉试验示范基地,多功能棉花播种机缓缓向前,喷药、施肥、铺设地膜等工序一气呵成。 “农机一次作业,就能完成开沟、下种、定植、铺膜、覆土等全套播种流程。”山东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副研究...
漯河 专“芯”致志育良种
“这两天我在为找不到能干的工人犯愁,年龄大的眼花干不了这个精细活儿,年轻人又都在工厂上班。”4月15日上午,在白云山路西边市农科院超级小麦课题组的试验田里,市农科院小麦所副所长赵永涛正在督促工作人员加快工作进度。翠绿的麦田中,工作人员手拿镊子,或蹲或坐在一株株小麦前聚精会神地将一个个雄蕊挑出...
玉米家族又添新成员!兼具甜糯两个口味的鲜食玉米在江苏面世
一根甜甜的或者糯糯的鲜食玉米,已成为健康达人的餐桌常客。目前市场上的鲜食玉米主要分为甜玉米、糯玉米以及甜加糯玉米,但现有的甜加糯玉米,其甜、糯品质在不同籽粒上是分离的,导致其口感和果穗外观略有欠缺,对吃货们来说是一大缺憾。 第七届全国玉米生物学学术研讨大会即将在南京召开之际,江苏省农科院种质资源研究...
我国科学家首次克隆出大豆抗锈基因
日前,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历经近30年努力,在国际上首次从大豆中克隆出抗大豆锈病基因,破解了大豆抗锈基因匮乏的世界性难题。目前该基因的相关知识产权已申请多国发明专利,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据科研人员介绍,大豆锈病是大豆最主要的病害,...
重庆研制出世界首款柑橘液相育种芯片
4月21日,记者从西部(重庆)科学城获悉,科学城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柑橘团队、国家柑橘品种改良中心研制的世界首款柑橘液相育种芯片——“橘芯1号”,近日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橘芯1号”液相育种芯片的研制成功,将为开展柑橘生物育种、开发柑橘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平台打下基础,它具有的...
科技引领云南稻作产业提质增效
云南种子种业联合实验室聚焦国家战略和云南需求,以重大项目为支撑,构建从优异种质利用、品种选育、良种繁育到市场推广的水稻种业创新体系,打通研发与应用间的瓶颈,全产业链支撑引领云南稻作产业提质增效,夯实粮食安全基础。 目前,实验室支持的“作物基因资源精准评价与种质创新”项目在抗稻瘟病基因的机理...

芳菲四月天,科技助力“花中西施”杜鹃花绽放新姿
四月芳菲醉,人间仲春时。近日,杜鹃花在江苏各地次第盛开,南京老门东明城墙脚下、无锡惠山古镇的街道旁,处处皆有杜鹃火红热烈的身影。近几十年来,杜鹃“大家庭”中加入了很多新花色、新品种,为这具有1300多年栽培历史的中国名花增添了不少亮色,而这背后少不了科技力量的加持。 4月16日,由江苏省农业科学...
吉林省农科院育成的“双乾肉羊”获得国审新品种证书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第762号公告,省农科院培育的“双乾肉羊”获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颁发新品种证书(农03新品种证字第30号)。 我省秸秆资源丰富,肉羊生产以半舍饲、舍饲为主,多羔型肉羊新品种选育是产业提质增效的核心。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聚焦舍饲多羔肉羊新品种培育,联合吉林省乾羊农牧业有限公司...
山东省农科院启动2024年春季“科技兴农”服务月
阳春三月,春山可望,草木蔓发。正值春耕春管的谷雨时节,4月19日,山东省农科院在滨州市无棣县举办2024年春季“科技兴农”服务月活动启动仪式。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写进丰收里。据悉,今年的服务月以“发展新质生产力 服务农业强省建设”为主旨,省农科院将在全省16市通过举办现场观摩、成果展...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与青岛清原作物科学有限公司签订科技战略合作协议
为深化科企合作,更好服务现代农业发展,4月17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与青岛清原作物科学有限公司签订科技战略合作协议。省农科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向东,党委委员、副院长陶吉寒,青岛清原作物科学有限公司董事长连磊出席仪式。仪式由省农科院成果转化与推广处处长杨英阁主持。 李向东在致辞中说,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与青岛清...

“花生院士”开讲春播第一课
张新友在田间向学生讲授花生播种知识。 一日三餐对我们有多重要? “据统计,中国有超过14亿人口,每天消耗70万吨粮食、9.8万吨食用油、192万吨蔬菜和23万吨的肉制品。人类的食物中,有95%直接或间接来自土壤,我们以9%的耕地、6%的淡水,养活了全球约18%的人口,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贡献……” 台...
首款柑橘液相育种芯片“橘芯1号”获专利授权
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国家柑橘品种改良中心团队研制出的世界首款柑橘液相育种芯片——“橘芯1号”,近日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柑橘在我国种植面积有4800多万亩,年产量达5800多万吨,均居世界首位。“我国目前生产所用品种6成从国外引进。”国家柑橘品种改良中心陈善春研究员介绍,目前,我国...

“泥腿子”也要做试验——探访春耕里的科研田
这段时间,当其他种粮主体都在为了春耕而忙着除草时,湖南省岳阳市屈原管理区惠众粮油专业合作社的工人们却在田埂上播撒草籽。今年,这家合作社与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合作开展“水稻病虫害生物调控技术推广试验”,种草是试验的重要环节。 “美女樱、紫苑、留兰香……我们播撒了好几种植物种子,就...
甘肃省农科院选育的羊肚菌新品种新技术增产效果显著
4月12日,由甘南州种子管理站站长何士剑、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王磊等人组成的专家组对舟曲县两处羊肚菌大棚进行实地测产。其中,海拔1500米的憨班镇憨班村示范基地大棚现场测产达到每亩628.5千克,海拔2100米的坪定镇靖边村示范基地大棚实测产量达到每亩420千克,省农科院选育的羊肚菌新品种新技...
福建福清一都新品枇杷成抢手货
昨日,记者从福清市一都镇获悉,眼下正逢枇杷销售旺季,新改良品种“白早钟8”“东湖早”等枇杷上市,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 昨日,记者来到一都镇东山村的枇杷新品种改良基地时,种植户黄培亮正在采摘枇杷。他说,这片枇杷林是全国最大的枇杷种植示范园,占地100亩,一共引进了15个新品种,目前这些新...
新疆搭建棉花抗逆生物育种平台
从自治区科学技术厅获悉:新疆将投资1500万元搭建棉花抗逆生物育种平台,提升新疆棉花重大品种的抗逆性,以应对盐碱、高温、冷害等逆境胁迫。 植物的抗逆性是指植物具有的抵抗冷害、干旱、盐碱、病虫害等不利环境的特性。植物的优良抗逆性状,在自然条件下很难转移到其他种类的植物体内,需借助基因工程改良等生物育种技术...
新质生产力如何为重庆农业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专访嘉宾: 郭险峰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罗清平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乡村发展研究所所长、正高级经济师 重庆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优势和挑战 主持人: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体现在哪里?重庆在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方面又有哪些优势和短板? 郭险峰: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体...

宁夏贺兰:科技强“芯”绘就农业新“丰”景
春暖塞上,万物复苏。贺兰山下的宁夏平原,育种人开始了新一年的忙碌。宁夏巨丰种苗有限责任公司科研主管付金军刚刚结束南繁育种工作,在春暖花开的时节回到北方。 育种试验田里,付金军正蹲着观察番茄出苗情况。“育种是一个层层筛选、优中选优的过程,需要一代代不断种植、分离、纯化,经过多轮淘汰后才能得到优质稳...

创新突破,江苏智造农机俏销海外
通过无人机开展小麦“一喷多防”作业。 计海新 摄(视觉江苏网供图) 农机手驾驶着农机在给小麦喷药。 万震 摄(视觉江苏网供图) 大型联合收割机正在收获晚稻。 邵光明 摄(视觉江苏网供图) 今年年初,国产“三蹦子”俏销海外,曾一度在社交平台上引发关注。其实,这些三轮农用运输车很多都产自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