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地变“粮仓”:中国创新技术唤醒“沉睡”盐碱地
3月15日在位于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镇王堂南村的龙虎山光伏蔬菜基地拍摄的豆角。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镇王堂南村曾有不少沙质盐碱撂荒地。如今,昔日的盐碱撂荒地不仅持续产出绿电,还帮助不少当地村民就业增收。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新华社三亚3月21日电(记者陈凯姿、罗江、程潇)“一样的小麦种子,分别种在盐碱地和水肥...
我国育成肉用细毛羊新品种
由兰州大学联合多家单位培育的天华肉羊近日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鉴定,成为我国首个适应高寒气候的肉用细毛羊品种。 该育种团队以甘肃高山细毛羊为母本、南非肉用美利奴羊为父本,创制出含62.5%南非肉用美利奴羊血液、37.5%甘肃高山细毛羊血液的肉羊新种质,从中选择理想型公母羊进行横交固定,经4个世代的连续选...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特色功能性小麦新品种转化金额105万元
3月21日,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特色功能性小麦新品种“蒙紫麦1号”在我院成功转化签约,转化金额105万元,实现我区小麦新品种转让金额新高。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孙海洲,成果转化处处长任龙梅,作物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志萍,小麦研究室主任王小兵,源陆(内蒙古)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崔铁文,总经理陈宇昌,内...
福建省紫云英新品种通过国家草品种审定
20日,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遗传改良研究室在南平市召开2024年度工作研讨与交流会。 记者从会议上获悉,“十三五”以来,省农科院承担的“水田绿肥种质资源整理与评价”岗位通过野外调查、资源交流、引进等途径,收集水田绿肥种质资源1280余份。去年,该岗位自主选育的紫云英新品种“闽紫8号&rdqu...
甘肃省农科院与中国种子集团签署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转让协议
3月18日,在海南省召开的2024中国种子(南繁硅谷)大会上,甘肃省农科院与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大豆新品种“陇中黄605”的生产经营权以科研支持费+销售提成的形式转让给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经营。院党委书记刘国汉,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田青,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宋维波等领导...
在城市“空中农场”实现田园梦
“都市蔬菜景观栽培模式”成全省“最年轻”农业主推技术之一 从空中俯瞰东莞横沥镇,不少工厂、学校的天台上种满了错落有致的绿植,其间果蔬争翠。这些天台上的菜园,人们亲切地称之为——“空中农场”。 2023年,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下称“省蔬菜所”)首个&l...
“繁花似锦”背后:选育一个品种有多难?
记者3月20日获悉,广西农科院选育的报春苣苔新品种“繁花似锦”“如意”获得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的植物新品种权,成为我国首批拥有植物新品种权的报春苣苔新品种。 “‘繁花似锦’‘如意’获颁植物新品种权,相当于有了护身符,知识产权保护加强了,育种团队及其成果转化更...
不唯论文 更重应用 这场科研项目评审会开得“热辣滚烫”
“这5个课题创新的亮点在哪里?”“解决了产业化中的哪些问题?”……20日,在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新疆核桃等特色油料作物产业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中期交流会上,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王玉柱在专家交流环节拿起话筒直接发问。 发问完毕,会场喑噎。 “我们不要...
山东省农科院召开2024年成果转化与推广工作会议
为贯彻落实院党委2024年工作部署和全院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全院成果转化与推广重点工作,3月19日上午,我院召开全院成果转化与推广工作会议。院党委书记梁金光出席并讲话,党委委员、副院长陶吉寒主持会议。 梁金光强调,全院上下要坚定信心、锚定目标,精心谋划、扎实工作,同心协力、群策群力,全面完成2024年全院成果...
生物育种题材科普视频首次进地铁
生物育种的意义是什么?它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存在什么关系?这种关联是如何发生的?日前,在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科教处、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的指导和支持下,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创作的生物育种题材科普视频首次在陆家嘴、南京东路、人民广场、中山公园、徐家汇等本市重要地铁换乘站点同时...
如何用更少的水,种出更多粮食?一个超级系统为春灌“精打细算”
粮食生产,命脉在水利。大中型灌区是粮食稳产保供的基础。 10.55亿亩,这是目前我国耕地的灌溉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55%,生产了全国77%的粮食和90%以上的经济作物。 364立方米,这是目前我国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通过灌区节水改造等措施,我国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由2014年的每亩402立方米下降到364立方米,降低了9.5个百分...

山东启动“春耕”专项行动 用“智汇”护航春耕生产
“旱生虫涝生病,要对小麦进行分类管理,壮苗进行镇压,弱苗及早施肥。”在菏泽鲁西新区岳程街道,农技专家深入田间为农民提供指导,用“智汇”护航春耕生产。“去年冬天雨水较多,杂草都长出来了,这次专家来了,从土地管理到病虫害防治都说得很详细。”种植大户杨建印说。 在岳程街道的郝...
科技下田地,增收添底气
不断探索产学研用新模式,方能推动科技小院的幼苗长成参天大树,结出更多硕果,让农业发展和科技进步更好实现良性循环 山东省乐陵市,科技小院帮助提升当地农产品金丝小枣的品质,助力农民增产增收;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巫溜村,科技小院推广稻田养殖虾蟹技术,为村民提供咨询服务;云南省大理市古生村,科技...

山东省春耕春管尽显“科技范儿”
一架满载肥料的无人机腾空而起,快速向绿油油的麦田飞去……近日,在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安驾庄镇地龙农机专业合作社麦田里,“飞手”地龙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汪龙操控无人机将肥料均匀撒在麦田里。 “使用无人机追肥,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降低了成本。”汪龙介绍,“现在小麦进...
智慧农业让河北春耕跑出“加速度”
新华社石家庄3月17日电(记者赵鸿宇)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燕赵大地机声隆隆,农民们抢抓农时,或进行冬小麦管理,或进行春玉米播种,奏响春耕春管的序曲。 “可别小看这台新农机。”在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东双塔村,绿家园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栗飞域说,它带有北斗导航功能,只需按照不同地块的播种要求设置...
从“会育种”到“慧育种”:数字化赋能中国培育农作物良种
自动化分子育种平台、田间表型信息采集机器人……17日开幕的2024中国种子(南繁硅谷)大会上,一系列智慧育种新设备和农作物新品种一同亮相,数字化育种新成果不断发布。 正值育种季,海南以其得天独厚的光热条件吸引越来越多先进育种技术落地。在位于三亚崖州区的中国国家南繁作物表型研究设施里,高通量植物...
高标准良田里绘“丰”景
地绵万里逐春光,麦苗青青展新颜。 春耕备耕正当时,科技日报记者驱车穿越河北、河南和山西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沿途地平野阔,沟通渠畅,农田监测站和大型喷灌设备林立田间,处处呈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 随着我国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各地掀起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热潮。田成方、林成网、电安全...
种子大会上的“黑科技”吸引眼球
核酸现场快检系列产品、植物物联网技术、特色果蔬品种…… 种子大会上的“黑科技”吸引眼球 3月17日,2024中国种子(南繁硅谷)大会如期在三亚开幕。大会同期设有室内展览和田间品种展示,超5000平方米的室内展区集中展示崖州湾科技城建设、海南农垦南繁发展等成果和40多家企业及单位的创新成效,中...

中国农渔业技术专家:援外日记
他们是提供技术的援外专家,也是传递情谊的友好使者。 他们不远万里,来到了太平洋深处的国家,带来现代农渔业技术,践行“大国担当”。 2024年3月14日星期四 我是第2批援基里巴斯中国农渔业技术组组长,来自山西的牛晋国畜牧专家,今天是我在基里巴斯工作的第430天。我从2023年1月5日出发,作为援基里巴斯农渔业...
中国农科院加强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单产提升和推广应用
近年来,针对强筋品种产量偏低、适应性偏窄问题,中国农科院培育了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中麦578”,并在河南、山东、新疆等8个省份推广应用,实现了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化发展,助力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 这是记者3月17日从中国农科院了解到的消息。 高产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中麦578”单产提升现场观摩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