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品种如何推广 新疆这场路演给出了答案
“发展新质生产力落实到玉米育种中应该怎么做?我认为得‘先立后破’,不能盲目摒弃传统育种手段,一窝蜂使用现代生物育种技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明顺在10日举办的新疆粮油产业链科技成果路演活动交流环节发言时说。 “好的品种培育,需要育种专家不断试验、...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智慧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高端智能农机装备已成为当下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产业发展的热点。我国农机装备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持续推进,北斗导航、5G、大数据等技术已经在农业生产一线发挥作用,植保无人机、自动驾驶拖拉机、无人插秧机、无人联合收割机等智能化农机装备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正不断...
宁夏重点研发计划食用菌优新品种引选与保藏研究项目通过现场验收
4月8日,由宁夏农林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联合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共同承担的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珍稀食用菌优新品种引选及菌种保藏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通过现场验收。由自治区科技厅组织,来自宁夏大学、宁夏职业技术学院、银川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相关部门组成的专家组...
太空种子结硕果!航天育种直接经济效益逾千亿元
清明节前完成播种后,江西省遂川县碧洲镇农民王头生隔三差五就会来到水田边,查看“太空莲”的长势,“你瞧,现在都长出立叶了,后期管理好,收成错不了。” “上过太空的莲子就是不一样,亩产翻番、口感鲜甜。”王头生打开了话匣子,“亩产1000斤,毛收入6000...
四川省农科院召开西南地区提升粮食产能座谈会
4月1日,西南地区提升粮食产能座谈会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举行,四川省农科院党委书记、院长牟锦毅出席会议。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科技战略研究院、重庆市农业科学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及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等课题组代表参会。会议邀请了四川农业大学原党委书记邓良基教授、四川省农科院原副院长黄钢研究员、省农业农村厅农技推...
重庆在全国率先突破青菜头“机收”难题
4月7日上午9点过,在渝东南农科院一块试验田,一棵棵长在地头的青菜头被收获机“咬”下来,再“吐”到一旁的箩筐里,一块地里的青菜头,十多分钟就完成采收。 这是记者在全市晚熟青菜头机收试验示范现场观摩会上看到的一幕。与记者一样感到惊奇的,还有涪陵区珍溪镇石牛村青菜头种植大户张星奇,他说:...
我科研人员在番茄中发现作物高产“开关”
不需要昆虫或者人工授粉,栽培的番茄就能实现闭花授粉,且结实率比野生番茄显著提高,奥秘何在?记者7日从福建农林大学获悉,该校吴双教授团队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取得重要突破——他们从番茄中发现了植物通过调控表皮毛的发育,来改变花器官的结构,形成闭花授粉方式以提高结实率,从而找到了作物高产的“开关...
解锁农业黑科技 在楼房里育新种
不需要阳光和雨水,在楼房里就可以培育新稻种。记者近日走访了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在综合楼6楼实验室,一扇保温门背后是一个12平方米的水稻育种工厂,这里的水稻生长没有四季之分,稻子从播种到收获只需100天左右,比东北地区常规大田的种植周期缩短了近三分之一。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间育种工厂虽小却五脏俱全,屋内被五颜...
种植户线上请教 专家团线下支招 一场田埂上的农技答问
早上6点刚过,辽宁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肖万欣就和3名同事来到了沈阳站,准备赶往260公里外的铁岭市昌图县三江口镇。 “三江口的村民在我们的春耕备耕惠农直播间了解到玉米科学种植的好处,想请我们去现场讲讲技术。”肖万欣笑着说,“农时不等人。春耕备耕关键期,我们要多到田间地头,帮忙解...
内蒙古呼和浩特:科技赋能春耕备耕
随着气温逐渐回升,内蒙古呼和浩特按下春耕备耕“启动键”,备足农资、农机“体检”、农技培训等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在乡间地头,新农机驰骋、新品种落地、新农艺见效……科技赋能春耕,田野上处处生机勃勃。 走进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河镇碾格图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现场,一块块农田错落有...
新疆实现科技小院地州市全覆盖
日前,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印发《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的批复》,新疆玛纳斯虫子鸡科技小院、新疆吉木萨尔白皮大蒜科技小院等10家科技小院获批。至此,新疆科技小院数量达到50家,实现全疆14个地州市全覆盖。 科技小院模式是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探索创建的实用型复合人才培养模式,旨在...

育种专家的笔记本
眼下正值黑龙江省水稻育种材料脱粒、分包时期,在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分院的植物全生育期智能育种工厂,聂守军正在观察不同生长阶段的水稻育种材料植株,为选育出类拔萃的品种提供基础材料。 聂守军是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分院副院长,在他看来,想育出一个新品种并不难,但要选育出既高产又优质的品种却难上加难,失败更是家...
云南食用豆新品种 测产获得高产
近日,在曲靖市举办的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学术交流及科企合作示范基地观摩测产会上,由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豌豆育种岗位和曲靖综合试验站共同完成的多个食用豆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样板现场测产获得高产。 测产结果显示,“2024年曲靖市蚕豆稻茬免耕高产创建”示范样板平均亩产259千克、“2024年曲靖市云...

全球首个“赏食两用”蚕豆新品种在开“开花”
近段时间,由我市选育出的全球首个“赏食两用”蚕豆新品种“豆美1号”迎来盛花期,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也为我区春景新添了一抹亮色。 在竹溪镇大海村,盛开的“豆美1号”蚕豆花汇聚成一片玫红、紫红的海洋。其花形与蝴蝶兰相似,花朵从茎秆中部一直开到顶端,与“叶多花少”的...
用心培育!国产高山杜鹃盆花产业有望“破亿”
春日赏杜鹃,云南多地漫山遍野的杜鹃花艳丽多姿、引人入胜,其中云南乡土木本特色花卉中的代表品种——高山杜鹃有着“木本花卉之王”的美誉。相较于野生高山杜鹃,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培育的高山杜鹃无论是观赏价值,还是产业价值都要更胜一筹。 作为优质的高档花卉产品,近年来,高山杜鹃在国...
山西省蚕业科学研究院——心系脱贫乡村 助力产业发展
3月12日,山西省牧草体系岗位专家、山西省蚕业科学研究院院长王东,山西省功能体系岗位专家王玉霞,家蚕研究室主任尚小芳及牧草研究室主任王晨阳赴山西运城夏县祁家河乡西北庄深入企业进行柿产业调研。村支书卫展鹏陪同专家参观了地方农特产品展示厅、柿子醋、柿子酒的加工车间及正在修建中的夏县祁家河西北庄村的柿子文化...
小麦玉米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学术交流研讨会在济南召开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重要指示精神,聚焦主要粮食作物单产提升行动,3月23日,由我院主办的小麦玉米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学术交流研讨会在济南召开,院党委书记梁金光主持会议并致辞,山东省发改委副主任滕双兴,山东农业大学副校长王勇,工程研究中心共建单位的领导专家70余人参会。 会议...
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共建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
3月21日,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共建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在山东济南召开。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吴孔明出席会议并讲话。山东省副省长宋军继主持会议。 吴孔明对国家盐碱地中心建设取得的进展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是实现粮食增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院属17个相关...

河南:2024年度全省农业科研工作会议召开
3月28日-29日,2024年度全省农业科研工作会议在河南现代农业研究开发基地召开。院领导张新友、孙巍峰、卫文星、王强出席会议。18个省辖市农科院、29个县(市、区)农科所(试验站)、河南种业集团、生物育种中心、神农种业实验室、长垣分院,以及院直各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农科院专家(集体)荣获农业农村部“以秋补夏、抗灾夺丰收”专项任务及时奖励
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布关于“以秋补夏、抗灾夺丰收”专项任务及时奖励的决定,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科所、植保所获集体记功奖励,水稻所、油料所获集体嘉奖奖励;作科所李少昆,水稻所张玉屏、罗炬,油料所马霓4名同志获记功奖励,作科所常旭虹、郭勇,植保所李香菊,油料所秦璐,环发所刘布春,资划所尧水红6名同志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