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舟正过万重山——看重庆如何打好乡村全面振兴主动仗(4)

2024-03-20 18:11 来源:农民日报
来源:农民日报  2024-03-20 18:11
字体:

2023年,重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关口,达到20820元,增速持续快于城镇居民,城乡收入比也由上一年的2.36降为2.28,城乡收入差距小于全国平均水平。可以说,在促进农民增收、城乡缩差方面,重庆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

但是,把“20820”这个数字置于横纵坐标下来看,促进千万农民增收致富,又是打好乡村全面振兴主动仗中的一场硬仗:横与全国平均水平比,仍有871元的差距;纵与既定目标比,到2027年实现农民收入2.79万元的目标仍不轻松。

让老百姓钱袋子尽快鼓起来,重庆打出强村富民综合改革关键一招,实施《重庆市推进强村富民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市委明确规划、科技、经营、资金进乡村和能人、青年、务工人员回乡村“四进三回”行动,增强乡村发展内生动力与优化联农带农富农机制相结合,从产业、就业、惠农、支农等全方面强化增收举措。

DM_20240320181504_004

方向举措对路,效果立竿见影。重庆山水间,“巴味渝珍”遍地开花,农民增收成果丰硕——

在奉节。十年前,奉节县均夔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之初,就吸纳了38户村民加入,同时带动合作社周边78户村民发展标准化种植及老果园改造。合作社法人代表王洪均说,目前,该合作社种植脐橙的销售渠道主要为线上直销、实体店及大宗客户订单等,年销售脐橙1500余吨。因为品质高,“脐橙还在树上,订单已到手上”的情形时常出现。奉节县委农业农村工委书记、县农业农村委主任刘令方说,如今,位于核心产区的欧营村全村脐橙种植农户达962户,产业覆盖100%,年产量达1.2万吨、产值7000余万元,户均收入10万元以上。

在开州。走进钱江食品(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老字号“开州香肠”的香味扑鼻而来。这是一家从“农场到餐桌”的全产业链集团公司,形成集生猪饲养繁殖、冷鲜肉生产、肉制品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生鲜连锁、出口贸易等“产加销、贸工农”产业化、多元化经营格局,拥有进出口经营权,年综合产值11.5亿元。公司副总经理钱辉告诉记者,公司在铁桥镇、九龙山镇规模化养殖场提供近200个就业岗位,每年劳务支出达600万元,务工村民人均收入3万元。该公司还与250余户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合同,让农户每年有稳定的土地流转收入。

在涪陵。涪陵榨菜近几年探索建立了“一个保护价、两份保证金、一条利益链”的利益联结机制,解决了千家万户小农户难以应对千变万化大市场的难题。青菜头价格“就高不就低”,下限不低于保护价,避免“菜贱伤农”,上限随行就市,实行优质优价。通过合作社向企业缴纳保证金、农户向合作社缴纳保证金制度,倒逼合作社规范管理、农户标准种植,将上下游打造成一条利益链,让企业增效和农户增收同频共振。

DM_20240320181504_005

与此同时,重庆火锅师傅、万州烤鱼师傅、云阳面点师傅……类似大大小小的地方劳务品牌,重庆已经培育了120多个,带动就业超过240万人。而且,越来越多的“师傅们”不再出远门,实现家门口就业创业。

来到位于江津区的西部食谷,148家食品、农产品加工及相关服务企业在此入驻,其中农民工创业企业84家,安置就业3756人,农民工占50.4%。西部食谷公共服务平台主任杨正奎告诉记者,园区按照食品行业的工艺技术要求和农民工创业群体的发展需求,建设可分割的标准化楼宇厂房和众创空间、共用车间、中试车间、共享检验室、代工厂、非遗工坊、电商平台、中央厨房等平台,并以租赁的方式,辅以市、区两级的租金、水电气补贴等政策帮扶,让农民工创业团队低门槛、轻负担获得优质的创业环境。平台还与市内外30多所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共同组建4个技术创新联盟,引进了15个科研和技术服务团队,为创业者提供更多优质资源。

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内,一大批农村产权项目挂网招商,项目成交数量、交易金额不断刷新。2023年,农业农村部等11部门联合公布《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名单》,重庆成为全国试点省市之一,巴南区、忠县、梁平区作为试点区县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按照一体化、规范化、数智化要求,由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牵头,构建“市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平台+区县流转服务公司+乡镇服务站+村级服务点”四级服务体系,加快城乡资源双向流动,不断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2023年,重庆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全部清零,经营收益分红金额达4.7亿元、惠及1000多万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强村富民综合改革首战告捷!

【编辑:史偌霖】

长按二维码,识别分享文章!